張劍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漢的外戚和士大夫敗就敗在不知&ldo;兵者詭道也&rdo;的含義,明明是你死我活的環境,卻偏要規規矩矩的做人,結果肝腦塗地,但他們還不算最冤的,因為他們的鬥爭思路雖然很笨,但並不是全無技巧,後世還有一批和他們經歷很類似的人,那批人的鬥爭經驗和手段比他們還不如,輸得比他們還要慘,那批人的名字叫&ldo;東林黨&rdo;。
不過現在說東林黨還早了點兒,繼續說十常侍吧。
陳蕃、李膺死後,宦官們捉拿餘黨,株連無辜,鬧騰了十幾年,這十幾年中,有無數所謂的&ldo;叛黨&rdo;被冤殺、流放,在政治層面看來,似乎閹人們很得勢,皇帝、太后皆為其所控制,為所欲為,但外戚和官僚階層的反抗並未停止,而是轉入了地下,他們相互景仰,暗中往來,不斷推出新的精神領袖,以求自我激勵。
太學生們推出的精神領袖主要有:
&ldo;三君(陳蕃、竇武等)&rdo;,這是最高階別的三人,如太上老君辦供奉,推崇原因:捨生取義;
&ldo;八俊&rdo;,以李膺為首的八人,列第一級別,推崇原因:抗閹一線英雄;
&ldo;八顧&rdo;,以名士郭泰為首的八人,列第二級別,推崇原因:德行高義;
&ldo;八極&rdo;,以名士張儉為首的八人,列第三級別,推崇原因:引導他人嚮往光明;
&ldo;八廚&rdo;,以荊州刺史度尚為首的八人,列第四級別,推崇原因:慷慨解囊,救他人於危難。
前後三十五個,有的死了,有的還活著,士大夫們將這三十五人如神般仰視,對其中還活著的人倍加愛護,愛護到什麼程度呢?&ldo;八極&rdo;之首張儉得罪了大宦官侯覽,侯覽令天下通緝,張儉只好逃亡,他跑到哪裡,朝廷的官吏就追到哪裡,但總是抓不到,因為受到了當地豪門的保護,甚至當地的官吏都會挺身而出,保護張儉,為了抓此人,侯覽大造輿論,說此人圖謀不軌,威脅社稷,趁機再次打擊官僚階層,抓了好幾百官紳,上千太學生被下獄,連續追捕張儉十幾年,硬是沒抓到。
有一次張儉跑到孔融府上,當時孔融還小,但很不怕事,款待了張儉,並給了他大量路費,好吃好喝一番送走了,之後當地官員追查下來,拿了孔融一家,沒想到先是十幾歲的孔融大叫&ldo;是我接納的&rdo;,再是孔融的幾個哥哥爭先恐後喊&ldo;我接納的&rdo;,鬧得官員不知所措,最後竟說&ldo;你們想獨自承當做好人的名聲麼&rdo;,然後把他們都放了。
當時不知有多少人保護了張儉,為此不惜家破人亡,文人階層執著的以自己的方式,堅持著對宦官暴政的無聲反抗。
說到此處真的讓人頗為感動。
黨錮之禍持續了十幾年,官僚士大夫和外戚們也抗爭了十幾年,這十幾年中,宦官們把靈帝死死抓在手中,&ldo;挾天子令天下&rdo;,佔盡上風,曹節、王甫、鄭颯、侯覽等人或享盡榮華而死,或相互傾軋而亡,總之慢慢的死光了,但他們的子子孫孫卻沒有窮盡,接替他們的又是新一代從小黃門一步步做起來的大宦官,他們繼續著上一代的貪婪,繼桓帝殺梁冀之後的第三代專權宦官上臺了(第一代單超等,第二代曹節等),這一代宦官的首要人物叫張讓,第二位叫趙忠,共十二人,號稱&ldo;十常侍&rdo;。
他們從小看著靈帝長大,等他們上臺時,靈帝已經二十多歲了,這十多年就是和宦官一起過來的,想知道一個和太監共同成長的皇帝是什麼樣的麼?聽聽靈帝劉宏同志的一句話吧:&ldo;張讓是我爹,趙忠是我媽。&rdo;
當時的國家被宦官們損毀到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