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罰過濫的主要原因,則是用了趙高,而趙高是個閹人,這麼一推理就得出兩個結論:
1、閹人都不是好東西;
2、閹人都不能當大官。
所以劉三哥便招了好多長鬍子的文士入宮做宦官,雖說這些人可能會不檢點,但他們至少可以平衡宮內的陰陽勢力,也就是說,去壓制閹人。劉邦這個辦法很靈,從他登基,一直到漢宣帝劉詢,歷經七代天子,愣是沒有宦閹專政的情況發生,這種用公雞制約閹雞的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它卻出了個副產品‐‐外戚專權。
有人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說她什麼樣子,她就是什麼樣子。我說:錯!歷史是一條法則,它按照自己的定義準確而固執的運轉著,任何時代也無法逃出它早已制訂好的規律,所有的一切在它面前都是平等的,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什麼人也無法改變歷史的規律。
劉邦也一樣。
他拼老命的壓制了宦官勢力,而權力就像水一樣,一個出口被堵死,便從另一出口流出,所以西漢初期,宦官專權消失了,外戚則登上了舞臺,在經歷了呂后專權和衛青、霍去病後,漢帝國又迎來了一位重量級外戚:霍光。
霍光,霍去病的弟弟,此公上臺後,還算得力,他先遇到了一個好皇帝(劉弗陵),後遇到了一個壞皇帝(劉賀),前者雖然人很好,但身體不好,只活了二十一歲,後者雖然身體很好,但人不好,擔任皇帝一職二十七天,作惡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平均每小時作惡174件,被霍光炒了魷魚。
然後霍光招了一個新皇帝入職,他就是漢宣帝劉詢,也就是閹人許廣漢的女婿,由於劉詢的老丈人是個閹人,因此霍光很不爽,他知道,皇帝,孤家寡人也,其近侍,除了宦官,便是外戚,這二者此消彼長,不能同臺,外戚得志,宦官必落下風,宦官逞威,外戚則大權旁落,而這個許廣漢,既是外戚,又是閹人,這還了得?那就好比嶽不群練成了乾坤大挪移,誰也擋不住,所以霍光和老婆一商量,決定廢了這廝武功,便派人暗中下毒,生生藥死了許平君,許平君一死,霍光的女兒成了皇后,霍氏外戚得以繼續專權,雖說計劃很成功,但用這種方式奪回的權勢根本無法長久,因為皇帝大人反感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