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怎麼除呢?勝保有兵,卻在北京,總不能率軍來熱河吧?
慈禧思索再三,又有了主意,她傳旨,護送先帝靈柩回宮。
大家便上了路,由於本來就有這個安排,所以八大臣也沒說什麼。
但走到半路,慈禧又說了,皇帝幼小,不能全程護送靈柩,我們娘三個得先回京。
這八個大臣可不讓了,本來矛盾就深,你先回京算怎麼回事?回頭再弄出些動靜來,我們如何提防?
慈禧說這麼著吧,皇帝年幼不能治國,我和慈安又是女人,你們若不放心,就請跟著我一起先回京吧。
這八個又不幹了,跟著你回京?那先帝的靈柩怎麼辦?誰護送?
慈禧好像剛睡醒似的,說對呀,靈柩怎麼辦?乾脆,你們把肅中堂留下護靈,其餘的都隨我回京算了。
玄武門之變之所以敬君弘投靠了秦王,我認為是因為李世民的呼聲太大,威信無邊導致,太子功少,齊王名聲不好,而世民稱天策上將,身邊人才濟濟,加之對手下甚厚,人心所向。
而太子威信不高,軍方對他可能沒什麼信心,齊王人品差,待人刻薄,口碑不好,也許將領們並不希望投效與他。
再者當時太子和世民均不很得寵,齊王掌兵,若世民死,很可能太子隨後被齊王殺,而齊王登基這是當初舉事的將領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三者秦王府兵將當時並未去齊王處報導,世民實力未盡失,洛陽民心所向世民,萬一事不濟,秦王東奔河南,事情還在兩說。
四者秦王府長孫無忌等口若懸河,又打升官發財的保票,曉以利害,誘以名利,很難不動人心。
五者是最關鍵的,那就是太子和齊王根本沒想到這一步,他們沒把自己的本錢展示給敬君泓看,所以玄武門的兵將根本不知道還有&ldo;選擇&rdo;這一說。
至於敬大人衝動喪命,這我確實想不通,張公瑾關門可是費了功夫的,這老兄壞了事又搭上命,看來古人比今人要容易衝動一百倍。
肅順一聽也對,我們先回去你不放心,你先回去我們不放心,那乾脆兩頭不耽誤,我跟著靈車,那七個隨你,你若圖謀不軌,有那七個頂著,諒你也不敢。
這麼著,他大大咧咧的守護靈車緩行,卻讓慈禧領著那七個先回京。
肅順之敗,敗在輕敵,八大臣中雖有兩個親王,但真正的主事人,卻是肅順,你讓那七個群龍無首的回去了,真出了毛病,誰來解?
肅順沒想這麼多,我堂堂男子漢,吃飯都比你多三兩,你能怎的?
其實肅順這麼想也不奇怪,這老兄本就是個紈絝子弟,父親也是個親王,自幼走雞鬥狗,性情狂傲,且身為旗人,還瞧不起旗人,經常說旗人都是混蛋,漢人那支筆惹不起。
親王之後,一帆風順,又眼高於頂,還看不上旗人,你叫他如何瞧得起慈禧?
高傲的代價,就是走麥城。
兩路人馬分開了,慈禧、慈安及小皇帝還有七個大臣先回北京,回京之後,慈禧立刻召見奕,問事情如何?
奕說一切都準備好了,只等您一聲令下。
洋人那邊怎麼樣?
臣在北京時,與洋人交好,簽訂條約之後,我對他們說太后是同意與列強合作的,洋人們便都支援您掌控朝廷。
哦,好,動手吧。
第二天一早,在勝保強兵林立之下,奕高聲宣佈:革除八大臣職位,逮捕。
這七個怎麼也沒想到事情變化這麼快,我們的兵呢?
在熱河。
我們的心腹呢?
不敢說話。
那些骨鯁老臣呢?
在英法炮火之下,清廷無骨鯁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