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不掉的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三倍!?恐怕我們這醬坊趕不出那麼多貨來……」
長姐嫁後, 醬坊差不多都是她在經管, 一個月能出多少貨玉玲最是清楚不過。兩三倍的貨量,光擴招村民是沒用的, 作坊,倉庫,陶缸全都需要增加,這可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小事。
「二姑娘, 總之儘量多備些貨吧, 越多越好。」
老管家傳了話, 喜滋滋的又告辭走了。
玉玲轉頭去倉庫裡清點了一番,又看了看村民們幹活的速度,心裡大概有了個底。招工是勢在必行的, 倉庫嘛也得再建些。最重要的是她得先再把旁邊的地買下來, 還有魚蝦的供貨量, 也要去和那些漁民們提下。
沿海這麼多的漁民, 只有玉家能大量收購鮮魚蝦,可惜收購就固定的量,很多漁民都搭不上玉家的船。不過現在要加大貨量,他們也能把漁獲賣到玉家了。
這樣, 更多的漁民賺錢了, 玉家賺錢了, 白家也賺了錢。不出一年, 淮城便能更上一層樓。
大王這句話的份量, 當真是不輕吶。
玉玲心裡有了主意,立刻找人去傳了訊息給姐姐,自己則是拿上銀錢去了村長家。花了一百銀貝將醬坊周圍的地買下了一大塊。
訂購木材石料的事兒還是長姐比較熟所以她打算等長姐收到訊息後再來處理,另外就是和漁民商量加貨的事情。這些只要在收貨的時候兒和那些漁民提一提就行了。
漁民的親戚朋友幾乎都是靠海吃飯,你傳我我傳你訊息一天就能遞出去。
玉玲很快便忙活了起來,一天到晚連個坐下來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餓極了便吃個餅子配點醬,要麼就是一個水煮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本來長姐是該回來幫幫忙的,但長姐剛診出有了身孕,玉玲哪裡敢讓她回村子裡。加上陶木被她安排去了沿岸收貨,她身邊竟是一個能頂事兒的都沒有。
最後在玉竹強烈的請求下,玉玲才把醬坊的日帳交到了她手上。
帳目銀錢這東西肯定是不能交給外人來管的,所以玉玲每天都是自己抓耳撓腮的算帳。可以說她一天裡有大半時間都是浪費在這上面。
小妹說要給她幫忙,挑中了算帳的這個活兒,玉玲還擔心小妹做不好不會算。結果考了她十幾次,就見著小妹拿根棍兒在地上劃拉了兩下便算出來了!比她快了不知道多少!
其實這種兩位數的加減玉竹心算就能得出答案,不過這樣在姐姐眼裡未免太妖孽了些,也太打擊人了,所以她才拿了棍兒做出列式來算的樣子。
「二姐,算這些是有訣竅的,等這陣兒忙過了你有空了我再教你。」
玉竹以為大概只要忙上個一月左右就可以了。到時候兒阿孃和秀姐姐她們都回來了,醬坊也擴張完成步入正軌,自然就不會忙了。結果沒想到生意實在太過火爆,一直忙到了二姐出嫁才得了幾日空閒。
因為長姐有孕二姐又備嫁,最近這半月她真是一個腦袋頂兩個在用。幸好阿孃和秀姐姐她們回來得早,不然她這小身板兒又要瘦上兩斤了。
玉陶兩家的婚事比起玉容的那次來說雖沒那麼隆重,卻熱鬧了不少。因為上次是嫁到城裡,只是孃家吃頓飯就散了。現在不一樣,玉玲是嫁到陶家,兩邊都能吃酒,晚上還能鬧鬧洞房,再吃上一頓,所以來的客人格外的多,小孩子也是一波接著一波,都知道玉家今天有糖吃。
那些客人裡除了有本村的村民,還有不少鄰村的,拉著不知道多遠的親戚關係找村裡的人搭線想跟玉家打好關係。
整個上陽村都熱鬧的跟過年似的。
玉竹這回倒沒有長姐出嫁的時候兒那麼不捨了,反正二姐只是去陶家拜個堂,拜完就還是會回到石頭小院兒裡,也沒挪個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