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5頁)
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家棟決定先挑硬仗打,晚上回到家,做完那檔子事,他躺在被窩裡摟著田蘭。把事情給田蘭一說,沒想到田蘭滿口答應,還提出名字改不改沒關係,領養手續得辦好,萬一影響孩子以後讀書就不好了,他準備好的詞倒是完全沒用上。
田蘭的想法很簡單,人都是講感情的,她對小海好,好好教育他,讓他讀書懂道理。小海長大了和她有感情,自然就會和她親。再說她有錢以後也會有自己的孩子,用不著靠小海養老,就像當初給酒店員工的那封推薦信一樣,就當是做件好事,以後說不定能有好報。
說服田蘭的工作異常順利,沒想到第二天張家棟跟他娘說的時候,卻碰了個釘子。領養手續什麼的老太太不懂,她只想要一個姓張的孫子。
最後沒辦法,田蘭拉了姐姐來,兩個人廢了半天勁才把柱子娘勸服。
勸好之後張家棟問田蘭:“你是怎麼把我娘勸服的?”
田蘭笑了,“這哪是我勸的,是姐姐說了句,‘這孩子不改姓把他養大了就行,要是改了姓萬一長大了跟你親孫子爭家產可怎麼辦。‘娘一聽這話,為了親孫子的家產,小海堅決不能姓張。”
“我娘真是的,這親孫子還沒影呢就惦記上留東西了,再說咱家能有多少錢。”張家棟無奈的笑了。
“咱家反正挺有錢的,真想知道,明天去廠子裡拿賬本給你看。”田蘭覺得這是家庭公共財產,作為家庭成員,張家棟有知情權。
作者有話要說:小時候很羨慕父母是老師的同學,不用擔心下雨沒人送傘,長大後才發現都是一把辛酸淚啊!
大學室友的老媽是小學老師,她在她老媽的那所學校讀了六年,一有風吹草動別的老師就會向她媽媽彙報。她老媽教她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很公正,還把她拎起來訓過半堂課。因為來回都是和媽媽一起,她也從未在上學路上有過任何奇遇,自然也就沒有“路友”。
乖乖當年的“路友”倒是很多的(*^__^*) 嘻嘻……
☆、47吃飯
現在是起步階段;醋廠事無鉅細都是田蘭在打理;田蘭從辦公室抽屜裡拿出賬本遞給張家棟,自己去給他倒了一杯水。
張家棟不是會計,賬本上那條條框框裡的東西他看不懂,不過總計那一欄他還明白是什麼意思;看到那上面的數字,他驚訝道:“這麼多錢,蘭子咱家這都是萬元戶啦!”
“萬元戶”是個新鮮詞彙;籠統的來說就是家裡有一萬塊以上的存款,這甚至是許多拿工資的城裡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數字,怎能讓張家棟不驚訝。
不過接下來幾天在醋廠的見聞倒是讓張家棟覺得,家裡這錢掙得還真是不容易。雖然花錢僱了些村民;可這一道道工序還得他娘和他媳婦親自把關,原材料的購買、成品醋的銷售都是田蘭一個人,有時候一些遠路的客商半夜來拉貨,田蘭也要半夜起來去醋廠。
張家棟有些心疼她們,說:“我現在津貼也不少,你們在家別那麼辛苦,日子夠過就行。”
“這不光是錢的事,這是份事業,是祖傳的家業,咱家當年在山西······”人生的事業、祖傳的手藝,這都是剛開廠的時候田蘭說給婆婆聽的,如今婆婆把這些話又都說給了張家棟聽。
既然母親和妻子都想把醋廠開大開好,張家棟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在家辛苦的人是她們不是他。
在他們這孩子生下來登記戶口是需要給錢的,小孩子要戶口又沒什麼用,很多農村人為了省幾個錢,都是拖到孩子要讀書,實在挨不下去才登記。因此,小海在老家並沒有戶口,這倒是給他們省了不少事。
張家棟的老同學、原來的公社文書曹根生已經升任公社副主任,給他打了個招呼,在他的幫助下小海的戶口和領養證明很快就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