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月初五便是清明,明前茶帶著些許初春的寒意,香氣清純馥郁乃是茶中佳品。
之前與吳家說的茶葉生意,雖然做不成了,可並不妨礙她採摘一些茶葉炒來自家喝和送人。
沈驚春除了木雕和做傢俱外,並沒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手藝,可因現代老家親戚家有一片小茶園,茶葉都是炒來自家喝和送人,每年清明她老爸都要帶著她們兄妹回家上墳待幾天,倒是實打實的學過幾天炒茶的,手藝與經年的老師傅當然不能比,可放在這個茶文化還在點茶煎茶的架空朝代,還是很能拿得出手的。
「當初我上山找樹的時候,曾經在山裡看到過一片野茶林,規模還挺大的。」
沈驚春走在最前,一邊讓後面幾人注意腳下,一邊說著自己看到的那片茶林。
不知道是隨著院試的時間越來越近,還是程遠之說的要徐晏出面的事給了陳淮壓力,一向淡然而又自信的人,最近看著雖然跟平常無異,可沈驚春還是能看出他壓力不小。
今日除了他帶著沈明榆在家溫書,而穀雨姐弟倆的賣身契,沈驚春已經歸還,且按照當初說的,另有十兩銀子的謝銀奉上,如今她倆已經不是沈家買回來的下人,還繼續在防疫點那邊幫工。
其餘人連同沈蔓在內,一行五人都背著背簍上山了。
到了地方,沈驚春伸手一指:「你們瞧,就是這裡了,」
上山的路並不是很好走,一路上來眾人都出了一身薄汗,方氏等人一抹頭上的汗,就順著沈驚春手指的方向看去。
這片野茶林就在半山腰的位置,東一株西一株看著稀稀落落的,但架不住這一片全是半人多高的茶樹,數量取勝很是可觀,清明前茶樹上冒出的嫩芽並不算多,但色澤嫩黃瞧著便十分喜人。
沈驚春伸手摘了一小朵茶葉下來放在手中:「只要這種嫩黃色的,一芽一葉或是一芽兩葉最好,不要超過三葉。」
這簡單,一說大家都懂了,當即就各自散開採起茶來。
沈驚春當初上山找樹的時候,也算是秋茶的採摘時間了,當時看見這片茶林,她就摘了嫩芽嚼了嚼,以她這點淺薄的見識而言,清香中帶著淡淡的苦澀,應該也算的上是好茶了。
若是陳淮能過了鄉試,一家人都要去京城,這樣的茶葉拿出來不論是待客還是送人,也是很能拿的出手的。
採茶是件及其無聊且枯燥的事情,若是在正經茶園裡,採茶工離的不遠還能時不時聊上幾句,但這片野茶林不僅長了茶樹還長了一些荊棘藤蔓,稍不小心衣服就會被勾住,一家人一邊採茶一邊還要注意這些荊棘,除了偶爾相互喊一聲,確認其他人都還在附近,根本騰不出時間來說話。
這麼枯燥的事情,連沈驚春都有點堅持不下來,可沈驚秋這個心智只有七八歲的人和沈蔓這個真正的小孩居然全程連抱怨都沒有一聲的堅持了下來。
太陽西下之時,一家人就收工往山下走了,上山容易下山難,加上站了一天,到家時沈蔓和豆芽的雙腿都在抖。
方氏看了又覺得好笑又覺得心疼。
沈驚春也不由長嘆了一口氣:「按理說咱家現在也算是有點錢了,實在是沒必要再這樣苛待自己,我看不如再去買幾個人回來吧,不是我有點錢就張狂,不說其他的,娘你吃了半輩子苦,沒得說現在有錢了還為了一家人累死累活,還有淮哥,院試在即,實在不應該為了家裡的瑣事分神,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掙來就是要花的。」
方氏這種縮衣節食了半輩子的人,也挑不出閨女這話有什麼不對。
一家七口看著人多,可女婿是個讀書人,偶爾下地幫把手就算了,總不能時時都跟莊稼漢一樣待在地裡,而兒子雖有一把力氣,可心智不足,幹什麼事都要有人在一邊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