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第1/2頁)
明月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話是連滿朝文武都懷疑上了,眾官員都表忠心不迭。慶德帝又抬眼道:「太子也沒聽到訊息?」
「兒臣五更過來,並未聽見訊息。」
「哦,那你現在知道了,覺得該如何處置?」
養心閣內外頓時靜得如同針落地都聽得見。
「兒臣認為,應當立即釋放呼里舍,不能為此小事壞了兩國邦交。」太子淡淡道:「再讓人慢慢盤查,查清真相,不能再冤枉好人。」
言下之意,呼里舍一定是好人。無論怎麼「慢慢盤查」,總歸是查不到他頭上的了。
他說得輕巧,反正蒙蒼娶了大周人做姬妾又毒殺的事,已經傳得天下皆知,不到半個時辰,御史的奏章,士子的請願,還有各種眼線寫來的「民怨沸騰」的密奏就會像雪花一樣飛來。和親的事,又平添一道大罪狀。
慶德帝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
燈光之下,他的神態優雅,表情也謙恭,一如往常,是他一手教出來的皇者氣度。都說龍盤虎踞,越是強大,越要沉穩,輕易不表明態度,凡事只讓手下人去揣度自己態度,不然何謂鷹犬,何謂爪牙。
誰承想他青出於藍,反過來把這套用在了他父皇身上。
慶德帝看得出來,底下群臣更看得出來。慶德帝年輕時,也看閒書,書上說老虎暮年時會離開自己領地,找個僻靜山洞,悄悄死去。當時只覺得百獸之王也有骨氣,沒體會到這份悲涼。
都說當天子好,天子一怒,橫屍百萬。不過一句重話,下面已經跪了一地,都是當朝重臣,戰戰兢兢模樣,看著無比忠心。其實一個個都有成千上萬個心眼,再利的劍劈下去,也不過抽刀斷水,什麼也傷不到。慶德帝和他們周旋數十年,早有了心得。
新的虎王來了,林中百獸早從風裡嗅到了老病的氣息,急著去投誠。
「太子既然清楚利害,就按你說的處置。」慶德帝淡淡道:「那穆朝然包藏禍心,太子意下如何?」
這話問中關鍵,室內氣氛都為之一冷。運籌帷幄有運籌帷幄的好處,自然也有致命的壞處。太子只管表面順從,背地裡沒少做事,慶德帝逼他處置穆朝然,是打中了七寸。穆朝然不比酈道永,酈道永才名在外,實則是個沒有功名的白衣,殺了也就殺了。穆朝然卻是十七歲的探花郎出身,又是江南世家子弟,二十六歲就做到三品,前途無限,要是太子把他也當作棄子,以後誰還敢投奔太子麾下。
但要想保住他,太子就得正面與皇帝對抗,不說以卵擊石,至少是以下搏上,兵家大忌。如今明面上的權力都在慶德帝手中,太子唯一的名頭,只是暫攝政事而已。再退一萬步說,父子天倫在這裡,忤逆二字,太子無論如何都擔不起。
主戰派的臣子如何看不出這利害,當即有人奏道:「聖上,此事當從長計議……」
「住口。」慶德帝怒道:「朕與太子說話,有你們插話的份?」
群臣噤若寒蟬,都看出今日形勢,慶德帝就是要逼得太子親口處置了穆朝然,不由得都敬畏起來。兩個老丞相對視一眼,顯然都想起了慶德帝盛年時把朝中派系玩弄於股掌中的手段,打定主意做壁上觀,看太子如何破局。
卻見太子仍是淡淡的,道:「父皇英明,穆朝然必須重辦。依兒臣看,他一個三品小臣,敢如此膽大妄為,恐怕不是一人之力,背後只怕還有人指使。不如連他的同僚朋黨一起審問,連師門也要好好盤查。」
他這話一說,下面早叫起冤來,刑部尚書第一個奏道:「聖上明察,臣等實不知此人包藏禍心。」
穆朝然江南世家出身,師友全是江南派的官員,江南富庶,偏安一隅,多是主和,刑部尚書又是騎牆派,真追查下去,只怕主和派損失慘重。
怪不得要到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