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馬祥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36年春,紅二、六軍團長徵進入貴州後,也在烏江上反覆渡過。長徵期間,紅軍兩大主力總計六次突破烏江,比四渡赤水還多了兩次。
金沙江:反覆調動敵人,周密嚴謹快渡
金沙江位於長江上游,從海拔五六千米的崑崙山南麓、橫斷山脈東麓奔騰而下,穿行在川滇邊界的深山狹谷間,一瀉千里,大浪咆哮。
1935年4月,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後,兵鋒直指貴陽。正在城內督戰的蔣介石身邊只有一個正規團,急令滇軍主力緊急增援,雲南境內敵人兵力空虛。紅軍乘機長驅西進,疾速由黔西入滇,直逼省會昆明。&ldo;雲南王&rdo;龍雲只好將各地守軍和民團調來昆明,滇西北金沙江畔無兵防守,紅軍在昆明附近虛晃一槍後,立刻按預定戰略方針急速向金沙江挺進,準備渡江北上川西,與紅四方面軍會合。
為了確保迅速渡江,中革軍委開始規定要搶佔金沙江的三個渡口‐‐龍街、皎平和洪門渡口。由紅軍大學編成的幹部團以晝夜行軍多里的速度,一舉拿下皎平渡口,獲得兩隻小木船;紅一軍團第四團智取三座縣城,控制了龍街渡口,但因江寬水急,無法搶渡,遂轉向皎平渡過江,僅留少量部隊繼續架設浮橋迷惑追兵;紅三軍團搶佔了洪門渡口,也因船隻少,水流急,無法架橋,除留下一個團渡江外,主力也轉向皎平渡江。
在金沙江皎平渡兩岸懸崖峭壁上,一時間集中了2萬多名紅軍戰士,數百餘馬匹和行李擔子。這一渡口雖然水流稍緩,但短時間內無法架設浮橋,第一天只好靠兩隻小船擺渡。以後又找到五隻船,大者渡30人,小者渡11人,但船皆已破爛,船底漏水,每次來回都要將船中水倒入江中才能復渡。
區區七隻小破木船,承載著中央紅軍脫離險境的希望。指揮渡江的,是精於財經統籌和組織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員陳雲。
渡江工作就像一架銜接精準的機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部隊到達江邊時,事先就被告知紀律,要求到江邊時必須停止,不能走近船旁。依船隻能載多少人,即令多少人到渡口沙灘上,預先指定先上哪一隻船。每船有號碼,船內規定所載人數,並標明座位次序。不得同時幾人上船,只能一路縱隊上船,以免船隻傾覆。每船設船上司令員,船上的各級首長也須聽其指揮。小船因不能承載騾馬,便將其都趕到江裡,人坐在船尾牽著牲畜過江。
為紅軍撐船的梢公共有36人,有漢族,也有彝、傣、納西等少數民族。他們打破&ldo;夜不渡皎平&rdo;的遺俗,夜以繼日,終於在7天之內將所有紅軍擺渡過江,未掉一人一騎。後來西方人瞭解到此事,認為其組織完善堪與後來&ldo;二戰&rdo;的敦克爾刻大撤退相媲美。殿後的紅五軍團也交替掩護渡過金沙江,隨即鑿沉了七條木船,國民黨追兵望江興嘆。
紅二、六軍團渡金沙江的時候,選擇了金沙江上游的石鼓鎮。這裡人稱&ldo;萬裡長江第一灣&rdo;,傳說當地是蜀漢諸葛亮&ldo;五月渡瀘&rdo;和忽必烈&ldo;革囊渡江&rdo;的地方。紅軍依然是佯攻昆明,調動敵人,依然是隻有七條小船。歷史有著驚人的巧合,紅二、六軍團僅用4天,18萬人便平安渡江。
大渡河、嘉陵江:神奇以少擊多,渡江堪稱經典
中央紅軍長徵時,先後經過了於都河、湘江、烏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等22條江河,按軍史和戰史專家的觀點,其中以強渡大渡河最艱險。
紅軍進至大渡河邊時,正值5月下旬,天氣轉暖,上游雪山融化,水流不僅湍急,而且冰冷刺骨。大渡河大渡河的河面及水流較金沙江更寬更急,水浪更高。渡船每一往返,歷時至少50分鐘。每隻船至少須有8名船伕才能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