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2頁)
徐焰/馬祥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經歷過長徵的一些領導人的講話中,又常說長徵後紅軍只剩下3萬人。這一數字也有其依據,講的只是經過萬裡長徵到達陝甘寧的人員,而不計算陝北紅軍及長徵後擴大的人員,以及長徵結束後西路軍損失的人數。經歷過長徵而剩餘的3萬多紅軍指戰員包括:中央紅軍到達陝北6000人;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3000人;紅二方面軍到達陝甘寧11萬人;紅四方面軍在陝甘寧剩餘人員14萬人。
對長徵後剩下的人數從不同角度統計,才出現這兩種不同說法。事實證明,經過長徵考驗的指戰員不僅在實際鬥爭中表現出堅定的革命意志,又有了豐富的戰爭經驗,多數戰士都可以帶兵當幹部。紅軍人數雖減少,革命力量卻增強,並終將發展成一支贏得全國勝利的大軍。
【點評】軍隊有&ldo;根&rdo;損失才少
紅軍長徵中出現數量減員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要發展壯大,離不開革命根據地。紅軍離開根據地遠徵陷入無後方依託作戰,除犧牲外,會經受缺糧和病餓的折磨,傷病員難以隨軍和妥善安置,這都會造成較大損失,而且難以有效補充。紅二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在長徵中減員較少,主要是採取了走一段路休整一段,並在途中建立根據地進行補充的方式。中央紅軍長徵在毛澤東領導下到達陝北後獲得大發展,更是顯示出正確路線的威力。
第二部分 領袖之謎
第一章 運籌帷幄(1)
‐‐毛澤東成為領導核心之謎
鄧小平曾說,如果沒有毛澤東,我們可能至今還在黑暗中摸索。用這句話概括紅軍長徵的歷史,也恰如其分。在遭受挫敗的危難時刻,毛澤東使黨和軍隊轉危為安,轉敗為勝,這一歷史功績在長徵中體現得尤其突出。撤出中央蘇區的紅軍,在突破四道封鎖線後已經到了覆沒的邊緣,正是毛澤東走上領導崗位,才解救了危局。
毛澤東不知道要去哪裡
1929年初,朱毛紅軍從井岡山突圍東進,經過兩年艱苦開拓,在贛南閩西建立起全國最大的中央蘇區。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時,這一根據地的主要開拓者毛澤東眾望所歸,當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成為中國革命力量名義上的最高領袖。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
從江西瑞金、於都等地出發,開始長徵
中央蘇區的大好局面,在1933年後便開始逆轉。那些照搬蘇聯教條的領導者,否定了毛澤東摸索出的一套正確的戰略戰術,以弱小的力量與強敵打&ldo;堂堂之陣&rdo;的正規戰。在一年時間裡,根據地越打越小,由21個縣被壓縮到只有7個縣,在敵軍實施&ldo;鐵桶計劃&rdo;準備發起總攻前,紅軍主力被迫突圍西進。
長徵出發前,毛澤東的身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實際職務僅剩下一個掛名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不過在全國範圍內,&ldo;朱毛&rdo;仍是中國革命的象徵。有些人在長徵開始時甚至想把毛澤東留在即將陷落的中央蘇區,但考慮到他的威望,沒有這麼做。全軍突圍前,臨時中央委託熟悉根據地情況的毛澤東到於都一帶察看地形,選擇突圍路線。在那裡毛澤東突然患了重病,高燒40度以上,經傅連暲趕去搶救才得以脫險。大病初癒的毛澤東被擔架抬著走上了長徵路。當時中央縱隊的女幹部劉英詢問說:&ldo;我們走到哪裡去呢?&rdo;毛澤東回答:&ldo;不知道。&rdo;劉英當即說:&ldo;也是軍事秘密吧!&rdo;毛澤東卻正色說:&ldo;確實不知道!&rdo;
這樣一次重大行動的意圖,臨時中央總負責人並沒有告訴毛澤東、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