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第1/2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2月3日晚,羅斯福和邱吉爾再一次共進晚餐,把當天早些時候兩人各自的軍事顧問們的爭論重演了一遍。邱吉爾把所有的論據都用上了,他最有力的一點是:史達林答應一等到德國戰敗立即參加對日作戰,這就大大改變了戰略形勢。中國將不再是不可缺少的了,轟炸日本的空軍基地可以設在西伯利亞東部諸省,比設在中國更為方便,而且,屆時紅軍可以就近對付亞洲大陸上的日軍。另一個有利於英國人的重要考慮是船隻缺乏仍帶來很大困難。船隻是有的,但只夠&ldo;霸王&rdo;戰役、地中海和太平洋之用。要從印度發起一個大規模的計劃,除了目前能找到的之外,還要更多的船隻,而由於航程漫長,單艘船隻的價值也大為降低。到孟加拉灣跑一趟來回所需的時間等於在北大西洋上輕易地作三次橫渡所花的時間。此外,現在已經提到聯合參謀長委員會的攻擊安達曼群島的詳細計劃,要求一支意想不到的龐大的兵力,要籌集這樣一支兵力怎麼說也是困難的。邱吉爾大大利用下述論點,即必須使一切事務,甚至對日戰爭,都從屬於&ldo;霸王&rdo;計劃。他是以美國人自己的論點來對付美國人。不難想像,邱吉爾在這樣做的時候感到多麼痛快。
起初,羅斯福看來同他的參謀長們一樣固執,決定就作不出來。話題接著轉入德國的佔領區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上又引起了衝突。美國人和英國人都想佔領德國的西北部,而把西南部留給對方。對此,又沒作出決定。
第二天,12月4日,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內繼續爭論不休,毫無達成協議的跡象。那天晚上,土耳其總統伊諾努抵達開羅,羅斯福設宴招待他。宴會後邱吉爾來了,開始勸說伊諾努對德宣戰。羅斯福表示支援,可是大部分話都讓邱吉爾去講。伊諾努只是聽著,沒有表態。
12月5日,在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經過又一天毫無結果的辯論之後,終於出現了突破僵局的第一個跡象。羅斯福不顧馬歇爾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其他成員的頑固態度,決定非對英國方面的觀點作出一個讓步不可。他起草了一份致蔣介石的電報,電文說:
同史達林的會晤使我們介入了暮春時將在歐洲大陸上進行的大規模聯合作戰,這樣就極有可能在1944年夏季以前結束對德戰爭。這一戰役要求大量的重型登陸艇,以致要把足夠數量的重型登陸艇用來在孟加拉灣進行兩棲作戰已不可能實行。……
電報接著問蔣介石,他是準備不管怎麼樣仍然著手發動對緬甸北部的進攻呢,還是寧願等到1944年11月,那時可以再答應他進行計劃中的兩棲作戰。邱吉爾同意了這份電報。於是,當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在12月5日黃昏向總統匯報時,羅斯福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他們。參謀長們聽了大為不滿,憤憤然認為總統對蔣介石背信,這樣就會招致不必要地延長對日戰爭的風險。
由於羅斯福採取了這個行動,第二天上午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再次開會時達成協議就比較容易了。會議決定取消進攻安達曼群島的計劃,指令蒙巴頓制訂一個規模較小的作戰計劃作為代替。蒙巴頓遵照指令提議在日本防線後方的緬甸本土海岸登陸,但是蔣介石拒絕這個提議,認為這樣不夠,他聲稱,他不會從雲南派出他的部隊來參加這次總攻。鑑於蔣介石的不合作態度和邱吉爾要求在義大利採取行動的壓力,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在1月7日,即開羅會議閉幕後的一個月,才最後決定取消在東南亞的一切兩棲作戰。他們命令已在孟加拉灣集結的登陸艇返回地中海和英國,並指令蒙巴頓憑著留給他指揮的地面部隊和空軍盡力而為。 在緬甸問題上達成協議後,就只剩下一個專案有待決定了。羅斯福在邱吉爾的壓力下一讓再讓,到了12月5日竟指令他的參謀長們要想盡辦法弄到十八到二十艘登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