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第1/2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國海軍專家們認為英國海軍專家們提出的關於中止駛往蘇聯北部港口的護航隊的幾點理由,完全不能使人信服。……至於第二個問題,即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我擔心它並未得到應有的認真對待。……我必須十分強調地說明,蘇聯政府不能預設把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事推遲到1943年。
邱吉爾認為,明智的做法是對史達林的譴責不作回答,於是保持緘默。
中止護航隊駛往俄國的訊息,對史達林一定是嚴重的打擊。當時,德軍正在南方冷酷無情地全力向前推進,俄國人計程車氣已經緊張到了極點。到7月中旬,從西方獲得援助的希望已成泡影,至少在最近的將來沒有希望。這時看來,已經約定的物資與軍需品也不能按計劃運到了。蘇聯政府採取步驟以古怪的間接的方式把這個訊息透露給群眾。1942年7月23日,莫斯科所有的報紙都刊載了斯塔福德&iddot;克里普斯爵士3月間接見美國《生活》雜誌記者的一篇訪問記,其中著重指出了英俄之間長期的互不信任,以及英國存在著的對布林什維主義的恐懼。把這篇訪問記這樣古怪地轉載出來,顯然是想要打消民眾對於第二戰場即將實現的說法仍然抱有的一點信心。這暗示俄國人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拯救自己,對英國不能作為一個盟國那樣真正加以信任。
當俄國政府和人民受到這些打擊的時候,戰場上也出現了嚴重的危機。1942年7月27日,有關方面宣佈羅斯托夫陷落了。這件事的本身並無特別重大的意義,問題在於它幾乎是不戰而降的。看來紅軍計程車氣似乎已瀕於崩潰。除經濟方面外,從各方面看,1942年7月是蘇聯抵抗希特勒戰爭中的最低潮。到同年的8、9月,一種新的精神‐‐史達林格勒的英勇精神‐‐開始傳播開來。在士兵和平民感染了這種精神後,即將崩潰的危險便消失了。德國人不會滿足於羅斯托夫,他們在紅軍計程車氣可能再度瀕於崩潰之前,還需要贏得比這更大的勝利。
就在這幾星期中,英美軍事領袖之間的分歧到了整個戰爭期間最為嚴重的階段。在倫敦,艾森豪發現英國人不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討論&ldo;大鐵錘&rdo;計劃的優缺點。在艾森豪來就任新職正好兩星期後,即在1942年7月5日,邱吉爾邀請他以及他的主要助手馬克&iddot;克拉克將軍到契克斯舉行週末戰略會議。首相抓緊機會告訴美國人,他覺得在1942年對法國發動進攻是魯莽的,而且無論如何對俄國人不會有重大的幫助。他提議改為進攻北非,這樣就能最有成效地使用美英兩國在1942年所能建立起來的軍事力量。在隨後的一週中,和英國軍事領袖們一起舉行的一系列會議,使艾森豪認識到1942年在法國登陸所必須克服的種種障礙。到了7月10日,他已經相信在1943年秋天或者甚至在1944年以前,不可能發動一場有相當希望可以戰勝德國的大規模進攻了。
艾森豪和他手下的參謀人員非常勉強地接受了這些意見。他們覺得英國人的意圖十分可疑,認為英國人可能誇大了進攻的困難,以掩蓋他們決定不發動一場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主要進攻。這種猜疑使艾森豪不願意接受任何替代的計劃(例如,邱吉爾提出的北非計劃),因為他認為一旦發動這樣的戰役,就必然要移用準備進攻法國的人力與物資,以致當1943年或1944年進攻法國的時機到來時,英國人又有新的藉口好來阻撓這個計劃的執行。美國的軍事領袖們既然認識到英國人4月間不是完全坦率的,這時對於英國人在6、7月裡是否坦率也就發生了懷疑。因此,他們對於最終將會實現的大規模橫渡海峽的進攻的保證,也打了折扣。邱吉爾4月間的騙人把戲結果是偷雞不著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