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第1/2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根據官方的記錄,很難生動地想像出直接參加同莫洛托夫會談的那十幾名美國高階領導人當時是什麼看法。至於莫洛托夫提出俄國前線可能崩潰這一點是否真誠,這個問題曾在5月31日總統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來討論。羅斯福相信莫洛托夫的報告是可靠的,不是提出來迫使英美兩國攤牌的。根據霍普金斯個人的記錄,馬歇爾也已經相信,&ldo;就算是迫於情勢&rdo;,1942 年發動登陸也將是不可避免的。當時各方面的確都強烈渴望同這位俄國代表取得一次堅定的諒解。馬歇爾對他所認為的英國人的半心半意已經不大耐煩,急切地想迫使英國人堅決地承諾在1942年執行&ldo;大鐵錘&rdo;計劃,這一點也是很清楚的。
在隨後的會談中,美國人試圖使莫洛托夫同意減少對俄國物資供應的數量。美國人指出,為了能開闢一個規模很大的第二戰場,需要俄國在這方面作出犧牲。羅斯福建議,根據新的議定書,供應給俄國的物資不是早先暫定的四百四十萬噸,而應該削減到二百五十萬噸。削減的部分是把原來計劃供應給俄國的一般物資幾乎全都取消,軍需品則維持原議不動。莫洛托夫對這個建議拒絕接受。他問道,如果俄國人同意削減提供給他們的物資,而第二戰場最終又不開闢,那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羅斯福趕緊向他保證,第二戰場的詳細計劃已在擬訂,美國完全有把握在1942年向法國發動進攻。
關於對俄國供應第一號議定書到期後再給俄國提供多少物資的問題,莫洛托夫與美國人並沒有達成最後協議。如上所述,這個問題的確直到1942年10月才最後解決,而第二戰場的問題也沒有作出肯定的安排。在起草向報界發表的會談公報時,莫洛托夫堅持要在公報中加入下述內容:&ldo;在會談中,雙方就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迫切的任務達成了全面的諒解。&rdo;馬歇爾將軍感到這項宣告太肯定了,1942年的提法應該刪去,然而羅斯福卻決定不刪。在說明莫洛托夫訪問倫敦的公報中也加進了同樣的一句,這當然是得到英國政府同意的。該公報以及英蘇條約的文字在莫洛托夫安然返回莫斯科後,於1942年6月12日發表。
但是英國人不準備讓這個公報使他們對&ldo;大鐵錘&rdo;或任何類似的計劃承擔起無法更改的義務。當莫洛托夫從華盛頓回國途中在倫敦停留下來時,邱吉爾親自交給他一份備忘錄,內容如下:
我們正在為1942年8月或9月在歐洲大陸登陸進行準備。如同已經說明的那樣,登陸兵力的大小,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缺乏可資使用的特殊登陸船隻。然而很明顯,如果我們採取不惜任何代價的行動,貿然從事某種可能帶來災難性結局的戰鬥,使敵人有機會慶祝我們的敗北,那將既無助於俄國的事業,也無助於整個盟國的事業。到那時候,局勢能否允許我們發動這一戰役,很難逆料。因此,我們不能在這個問題上作出保證,但是隻要看上去切實可行,我們將毫不遲疑地執行我們的計劃。
莫洛托夫對倫敦和華盛頓的訪問,使邱吉爾和羅斯福第一次有機會同蘇聯的最高階官員進行接觸。羅斯福乘此機會向莫洛托夫詳細說明瞭他個人對戰後世界的種種希望,諸如裁軍,經濟協定,對世界落後地區(包括英國與荷蘭過去在亞洲與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實行國際託管,以及四大國對戰後世界的控制。他向莫洛托夫提出了諸如此類的想法,要他考慮。莫洛托夫未置可否,但彬彬有禮。他和總統講的是不同的語言,他對未來的夢想肯定與羅斯福的宿願迥然不同。這兩個人都知道他們之間存在的一條鴻溝,羅斯福覺得很不理解,莫洛托夫何以同他以前所認識的任何人都不一樣。翻譯的問題也限制住了羅斯福一向滔滔不絕的口才,並在他們兩人之間造成了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