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1/2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于波蘭人同俄國人之間相互對抗的領土野心是找不到一個妥協方案的,但英國人如果不努力在這兩國之間搞出某種暫時解決的辦法,那就很難同兩國都保持聯盟關係。因此,1941年7月5日,俄國同波蘭的代表在倫敦開始了外交談判。這次談判歷時很久,而且往往爭論得很激烈,但終於在1941年7月30日締結了一個協定,根據這項協定,波蘭流亡政府同蘇聯恢復了外交關係。在領土爭端上,協定中說:&ldo;蘇聯政府承認,1939 年蘇-德條約中關於變更波蘭領土的條款業已失效。&rdo;此外,蘇聯政府同意釋放在蘇聯的全體波蘭戰俘,並允許從釋放出來的戰俘中招募新兵,在俄國境內組成一支波蘭軍隊。
就領土問題而言,波蘭人並不滿足於這個協定中的模稜兩可的措詞。英國政府想用一份官方照會使他們安心,該照會宣佈&ldo;英王陛下政府不承認1939年8月以後在波蘭所出現的任何領土變更。&rdo;但是外交大臣在下院答覆一項質詢時卻說:&ldo;我剛才向下院宣讀的兩國交換的照會,並不涉及英王陛下政府對疆界的任何保證。&rdo;他的這番話大大抵銷了上述照會的效力。
實際上,對於把波蘭東部的邊界調整一下,使之更接近於種族邊界的這種意見,英國有些官員並不是漠然置之的。邱吉爾認為不急於對戰後波蘭的疆界承擔任何義務,是英國可以採取的唯一明智的方針。這樣,敵對的波-俄領土野心的正面衝突,便可以推遲到將來的一次和平會議上去處理,那時戰爭時期集結起來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可望有利於英國人和美國人而不利於俄國人。邱吉爾在鼓吹他這種拖延辦法時,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援。有些波蘭人至少也情願把邊界問題留待將來處理,他們想像到那時被戰爭削弱或戰敗了的俄國,對波蘭至少實現其一部分領土野心也許無力來反對了。
在1941年7月30日這個協定的解釋方面,俄國和波蘭兩國政府當局之間發生了許多針鋒相對的分歧點。波蘭人張揚地把協定的本文解釋作戰前的疆界已經恢復;俄國人則正式否認曾對任何最後決定取得一致的意見。此外,俄國人在波蘭士兵出獄以前或以後,對待他們都很苛刻,而且俄國國內軍需不足,使得組成一支新的波蘭軍隊並不那麼容易辦到。波蘭總理瓦迪斯瓦夫&iddot;西科爾斯基將軍早在1941年12月就訪問了莫斯科,力圖解決一部分這類難題。經過幾次同史達林長時間坦率的商談之後,他在大多數問題上都能夠獲得滿意的承諾。史達林想再次提出邊界爭端,但西科爾斯基拒絕作出任何保證。史達林經過短暫的堅持後,就讓這個問題暫時擱置下來。這一次,史達林同西科爾斯基的接觸大體上說是友好的,1941年12月4日發表了友好互助聯合宣告,結果竟然成為戰時俄-波親善的最高點的標誌。
因此,到珍珠港事件發生時,敵對的俄國與波蘭雙方的領土野心,已經取得了一個看來頗為有效的調解。英國作為這兩國的盟國的地位開始具有意義了。
(2)英國同蘇聯的關係
1941年6月22日,德軍入侵俄國。這天晚上,邱吉爾為了歡迎俄國這個新盟友發表宣告說:&ldo;讓以往的一切罪惡、愚昧和悲劇都隨著往昔的日子瞬息逝去吧。&rdo;但是,不論邱吉爾在那個夏天的晚上想到些什麼,實際上,以往的事決不會也並沒有停止發揮它的影響。相反,俄英兩國之間多難的關係史所帶來的回憶與憂慮,仍然妨礙著希特勒硬加在這兩國肩上的共同進行的作戰任務。
只要回溯到1917年,當時曾經最直言不諱地鼓吹協約國應當對布林什維克採取干涉政策的那個英國人,居然會是那個擔任英國戰時首相歡迎蘇俄成為反對希特勒的鬥爭中一個新的十分需要的盟國的人,這真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