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四,三複四溫
毛澤東不僅在青年時期就熟讀《資治通鑑》、《史記》、《漢書》等史籍名著,到了老年仍不斷地重溫。就是到了晚年,對他喜愛的同一本史書,也是讀了一遍又一遍,常讀常新。
毛澤東有讀過一遍書在封面上畫一個圈做記號的習慣。如今保留在中南海毛澤東故居的不少史書封面上,留下他讀過兩遍、三遍的圈記。有的書上還明確寫著閱讀的時間,如“某年某月閱,某年某月再閱”等。開啟這些史書,紅、藍、黑各色筆跡的圈畫批註紛呈,這是他在不同時期多次閱讀後留下的鮮明印記。
毛澤東讀國學不是淺嘗輒止,而是反覆閱讀,深入思考,從而獲得真知灼見。
其五,勤動筆墨
毛澤東讀書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不動筆墨不讀書”。凡他讀過的書,總要在空白處註上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所得。 。。
第一章 毛澤東眼中的國學(4)
對於有些句子和段落,加上濃密的圈點,批上“此論甚精”、“言之成理”或“此論甚合吾意”等。對於有些句子和段落,則劃槓打叉,批上“不通”、“荒謬”或“陋儒之說也”等語,反映出他讀書時獨立思考、分析批判的精神。
翻閱毛澤東讀過的古籍,可以看到其中許多篇章,毛澤東都做了標點、斷句,加了著重線和各種不同的讀書標記,寫著批註。有的還改正了書中的錯別字。
其六,爭分奪秒
毛澤東身負黨和國家重任,日理萬機,但他和人們一樣,一天只有24小時,他讀那麼多的書,時間是從哪裡來的呢?
據他讀書留下的種種跡象和身邊工作人員回憶,就是“擠”和“鑽”兩個字。
早在延安時期,他就提倡要在工作、生產的百忙之中,以“擠”的方法獲得學習時間,以“鑽”的方法求得讀書的機會。
毛澤東曾經與舊日的同窗老友蕭三說:
大家總推忙得很,學習不可能……我自己過去也總是這樣推諉,但近幾年把這種理論推倒了。忙,就要擠,比之木匠在木板上釘釘子,就可以擠進去的。
毛澤東最不喜歡有些人在業餘時間把精力用在打麻將、打撲克、跳舞這些方面。他說:
我看不好。應當把工作以外的剩餘精力主要放在學習上,養成學習的習慣。
他自己就是這樣做的。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夜幕沉沉,工作了一天的人們都已入睡,而毛澤東卻在通宵工作之後,把讀書作為一種休息,遲遲不肯入睡,有時工作人員不得不強行關燈。但是人一走,他往往又把燈開啟,繼續閱讀。毛澤東吃飯,經常是要工作人員一催再催,飯端上來了,他放不下正在讀的書籍,飯涼了,只得端下去重熱,往返數次是常有的事。
為晚年毛澤東治過病的一位醫生回憶說:“我看到毛主席在病中依舊日日夜夜地工作和學習,常常持續10幾個小時,有時竟連吃飯或量血壓時,也要抓緊時間做些事。我每次給毛主席治療,他老人家靠在沙發上或躺在床上,總是手不釋卷……”
其七,點滴積累
早在青年時代,毛澤東就把讀書、做學問比喻成修築百丈之臺。他說:
百丈之臺,其始則一石爾!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於萬石焉。學問也然,今日記一事,明日悟一理,積久而成學。高以下基,洪由纖起,在乎人之求之而已。
毛澤東主張積微起纖,日積月累,才能構築學問的殿堂;否則眼高手低,好高騖遠,會一無所樹。
其八,虛心好問
毛澤東說:“學問學問,學與問是不可分的。真正好學的人,一定是虛心好問的人。”
黎錦熙1915年4月至8月的日記中,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