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夫餘王城方向盪起滾滾煙塵,不用說,一定是夫餘國運送的軍需物資車隊來了。
時近中午,禮賓官來報:&ldo;報!夫餘王親率兩千近衛運送軍需而來,已近禮賓之距,請遼東侯迎接。&rdo;
&ldo;知道了,&rdo;公孫度淡淡說道,&ldo;準備迎接!&rdo;
夫餘軍隊越走越近,已隱約可見旌、旗、傘、儀刀、豹尾等王族鹵簿……
公孫度營中儀仗隊伍已列隊完畢,各色旌旗招展,幢蓋儀刀林立,與鼓吹隊伍一併在轅門兩廂站列。
公孫度掃視一圈,一揮手,侍衛牽過戰馬,公孫度一扳馬鞍橋,魁梧的身軀輕巧地越上馬背,喊了一聲:&ldo;迎接夫餘王!&rdo;鼓吹隊伍立刻奏起迎賓禮樂。
公孫度輕抖韁繩,戰馬緩緩向轅門外走去,兩名儀仗兵高舉曲柄傘蓋跟在後面,另兩名軍士高舉金黃斧鉞跟隨,最後是兩名高階幕僚。
一行七人向夫餘王大軍迎去,金黃的斧鉞閃爍著耀眼的光,五木遠遠望著,心中暗自佩服公孫度:只帶兩名幕僚,是為了顯示沒有任何敵意,而身後的曲柄傘蓋顯示著高貴的身份和爵位,兩柄金黃斧鉞便是所謂&ldo;假節鉞&rdo;,與其說是&ldo;禮器&rdo;,不如說是威嚴的象徵。
&ldo;嘖嘖&rdo;五木讚嘆著,用幾個簡單的儀仗,便能表達出友好、尊貴和威嚴,公孫度不簡單啊。
五木雖對三國歷史瞭解有限,但經常&ldo;玩票兒&rdo;於古董收藏圈,對這些古代禮器多少有些研究。
&ldo;好牛啊,&l;假節鉞&r;、&l;假黃鉞&r;,這可是最高的的持節層級了,&l;使持節&r;都可在平時、戰時斬殺兩千石以下官員了,這&l;假節鉞&r;可是連&l;使持節&r;的官員都可以殺的啊。&rdo;五木一邊想著、一邊羨慕不已。
……
公孫度陪著夫餘王緩緩來到遼東軍營。
遼東中軍大營,除了營門當值守衛和中軍護衛,其餘將士一律卸去重甲,兵刃等兇殺之物也一律匿起,以免沖煞遼東與夫餘國之間&ldo;同盟加聯姻&rdo;的和諧氣氛。
大營內外,佈置得如同&ldo;結婚慶典&rdo;現場一般,除了整齊的儀仗隊伍、鼓樂隊伍外,各色彩旗、禮器、鮮花填滿了大營。
軍營內,遼東兵士緊張而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為了一場聲勢浩大的&ldo;雙邊友好宴會&rdo;做著準備。
公孫度先向夫餘王宣讀了大漢天子詔書,無非是什麼:大漢王朝與夫餘國世代友好、夫餘王為了雙邊穩定做了很多貢獻、大漢王朝一貫秉承&ldo;睦鄰友好&rdo;原則,願意世世代代與夫餘國共建和諧的周邊關係等等。詔書最後,當然免不了大漢天子要對附庸的夫餘國國王加封一些羅哩羅嗦的頭銜,再贈送一些華而不實的禮物。
夫餘王很是感動,以下屬國國王的姿態,單膝跪接大漢天子詔書,稱&ldo;臣&rdo;謝恩。
政治任務完成,便是公孫度與夫餘王這對&ldo;親家&rdo;的寒暄了。
北方人不講究繁瑣的客套,稍微寒暄幾聲,便各自張羅著向對方獻上禮物。
夫餘王的禮物,除了遼東大軍所需的糧草外,還有極北之地特產:整架的鹿角,千年山參,立起來比人高的大魚,還有一張毛絲細密、純淨如雪的巨大獸皮。
&ldo;啊?啊!這是何物啊?&rdo;公孫度連聲驚嘆。
&ldo;此乃極北之地白熊之皮。&rdo;夫餘王介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