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病院二伴子,苦的要命,自己做醫生,自己作伙伕,自己作院長,夜間睡在木柴堆上,真是度日如年。
不知道拳打腳踢把這個醫院全包了的&ldo;二伴子&rdo;的姓名,也不知道這個醫院在什麼地方,從報告內容看似乎是哈東支隊的。無論是哪支隊伍的,讀者從中也能窺見當年醫院的一斑。
密營裡的&ldo;機器房子&rdo;,當然不止縫紉機,還有兵工廠的機器。
或大或小,各軍幾乎都有兵工廠,比較普遍的是翻新子彈。就是給彈殼重鑄底火、彈頭,裝藥後重新使用。許多軍都要求官兵收集彈殼,不光是自己發射的,敵人陣地上的也要撿,收集多的還有獎勵。
2軍兵工廠建得最早,而且有特色,能造&ldo;炸彈&rdo;。
11軍創辦的七星砬子兵工廠,能造機關槍。
1936年秋,原奉天兵工廠的一些失業工人到下江地區找抗聯,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抗戰出力。奉天兵工廠是東北最大的兵工企業,這是些技術純熟的產業工人,第一批是共產黨員胡志剛帶的6個人,在集賢縣找到獨立師。一個多月後,又陸續來了20多人。祁致中樂壞了,這簡直就是老天爺送來的人才、寶貝呀!派經濟部主任崔振寰和團長葉萬海,負責兵工廠的籌建和保衛,完達山支脈七星砬子群山的原始森林就熱鬧起來。
胡志剛帶人去佳木斯買機器,在一家鐵工廠看中一臺工具機,不光要錢,還得有3家鋪保。這下可把人難住了。祁致中的警衛員叢樹林,說他有個朋友是刻字工人,讓他給刻3家商號的圖章不就行了嗎?立即去辦,馬到成功。
造槍得有特種鋼,長發屯火車站上堆著不少鋼軌,一個騎兵連連夜趕去,一個班警戒,其餘的往爬犁上搬。敵人發現了,大雪紛飛中一場激戰,搶運鋼軌之戰。老天爺幫忙,正是冬季,爬犁便捷,包括那臺工具機和其他機器裝置,全是些死沉死沉的傢伙,不然還真不好弄進那七星砬子大山裡。
這&ldo;機器房子&rdo;裡的可不是縫紉機,用腳就能踏動的,得有電。就修道水壩,用水輪帶動發電機發電。水源不足時,就用汽車發動機燒煤油發電。
第一批產品是100支擼子,外形跟擼子一模一樣,只是像匣子槍一樣的機頭,就叫&ldo;匣擼子&rdo;。豆油烤漆,又黑又亮,效能也好。
第二批是手提式自動衝鋒鎗,打的是匣子槍子彈。只是產量不高,一個月才能造幾支,子彈又少,試製成功再未生產。
接著就造出了機槍,並裝備了11軍。
東北鬍子多,槍械自然有市場,民間造槍業就應運而生。弄支槍模仿起來,鐵匠爐式的手工打造,一個人幹,或父子倆合作,質量大打折扣。其他軍兵工廠的師傅,不少是這種角色,跟11軍的正規軍沒法比。如果再幹上幾年,這座兵工廠的作用就大了。
1938年初出了叛徒,日偽軍進山&ldo;討伐&rdo;,兵工廠損失很大。之後,敵人不斷進犯,再加上歸屯並戶,兵工廠處境日益艱難。1939年2月,敵人再次大規模&ldo;討伐&rdo;,除3個人僥倖逃脫外,包括胡志剛在內的工人和護廠官兵,全部戰死。
1936年(無月日),《劉海濤關於滿洲情形的報告》中說:&ldo;我們計劃著在裡邊(小興安嶺裡邊‐‐筆者)建立軍事政府、學校、小兵工廠、各種裝置,這個山裡就是日本知道,他進攻是很難的,也可說要與對房子(&ldo;對房子&rdo;,又稱&ldo;趟子房&rdo;、&ldo;碓營&rdo;,即在山裡打獵和幹各種營生的人修建的房子‐‐筆者)和雪裡人(&ldo;雪裡人&rdo;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