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北反日聯合軍總指揮部成立後的第一個動作,是攻打方正縣城。3月9日拂曉發起攻擊,3軍少年連首先突破東門,聯合軍沖入城內,佔領偽警察署,燒了參事官、指導官住宅,活捉偽縣長,逮捕40多名漢奸,下午3點左右主動撤離。
那時每年的重要紀念日,通常都會有所舉動,具體說就是選個目標打一仗。攻打方正縣城,是為了顯示剛成立的聯合軍的威力,也使屢遭挫敗的謝文東、李華堂受到鼓舞。而李華堂的自衛軍裝備精良,頗有戰鬥力,也給人留下印象。
打方正是趙尚志、李華堂指揮,攻依蘭是李華堂。
周保中說:&ldo;此次攻依之總指揮,由聯軍副司令李華堂擔任,現李副司令情緒異常高漲,工作更積極。&rdo;&ldo;西南撤走之各部受敵騎三百餘名猛追,我李軍長親自督隊伏擊,奮起集中火力猛擊敵人,敵騎二百餘人全殲,殘餘三十餘敵人逃歸。&rdo;
這位抗聯11個軍中年紀最大的軍長,在軍事上是頗有一套的。
劉海濤1939年(筆者判斷,似應為1938年)寫的《東北抗日軍第九軍的歷史》中,這樣寫道:
我們說李華堂本人有一種在戰場上的特長,他是非常會打仗的,他與敵在戰爭中多咱也未有吃過敵人的大虧。有人常說李樂態(&ldo;老奤&rdo;‐‐筆者)打仗真狡猾,有時在戰爭中處在非常危險的地步,可是他並未吃了敵人的虧。有許多人根本莫名其妙,這是什麼因素呢?我想這種軍事上的特長我們細想一下也會答覆的:1李華堂他本人非常冷靜;2他有沉著的精神,遇事而不亂;3他未從待(應為&ldo;從未等待&rdo;‐‐筆者)事情,尤其是在軍事上的事情,首先他詳細的研究和考察,這樣他就能正確的估計敵人的行動與戰略,後邊我們還可以舉出幾個例子出來,好使同胞們明白;4他有隨機應變的才能,他採取的戰術無論何時都不是死板不動的;5他能從各方面得著敵人的訊息,比如他能利用社會上各階層的人,是同情反日的人他都能想辦法來利用他,尤其是他能利用敵人內部的敵人來作他的耳目,在軍事探聽敵人一切;6在未事變前擔任營長時一年三百六(十)天,差不多每天都在外邊遊擊打鬍子,可以說,滿洲的東大山、江南江北、吉林、黑龍江他在地理上沒有不熟的,差不多各地方的人都知道李樂態。我們已經說過他有接近人民一種特長,在過去所謂剿匪時,大部都是得用遊擊戰術,由那時他就學會了遊擊戰的策略,同時鍛鍊了他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他拿之搭小宿(&ldo;打小宿&rdo;,指露營‐‐筆者)、墩(蹲)樹根、落不著飯吃根本不算會事情,上山爬嶺串林子無論何時都是在最前頭,沒有說過乏;7他本人也非常的勇敢,到必要時他真能領導部隊來幹,他對友軍特別儘量的幫助,尤其是在戰爭中特別與友軍站在一道生(死)線上來反對敵人;8他善於佈置隊伍指揮隊伍領導隊伍;9他能(在)隊伍中得著絕對的信仰,他部下的人大部分是在未事變前及事變後跟著他共同殺敵的老戰士,我們說這點能做到是非(常)不易的,同(因)為他的部隊不是共產黨所領導的部隊。
轟轟烈烈的土龍山暴動,在筆者的敘述中,幾乎看不到謝文東的什麼作用,好像就是個無足輕重的跟著坐車的角色。
關於這位頗富傳奇色彩的&ldo;奸老奤&rdo;,筆者也希望能讓讀者瞭解得多些、詳細些。
有老人說:算了吧,他們後來都叛變了,還成了&ldo;中央鬍子&rdo;,就別提他們了。
無論如何,當時的謝文東、李華堂都不是&ldo;瞎胡鬧&rdo;,而是在抗戰打日本。著名的《八一宣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