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首歌謠《苦日子過不了另打算》:
天上沒雨地下旱,
苦日子過不了另打算,
白天還是莊稼漢,
黑夜背槍變抗聯。
潘國權老人說,那時俺們幹得最多的是給抗聯弄給養,主要是糧食。那時窮人不缺糧,有錢大戶也捐錢捐糧,咱們保護他們不讓鬍子綁票。再就是抓走狗、送情報,有時還拉(鋸)電線桿子。一夥十來個人,天黑看不見人了,扛上老洋炮,帶上鋸,就走了。有放哨的,有拉的,兩人一組,半袋煙工夫放倒一根,就夠小鬼子忙活一陣子。送情報最急人了,有時晚一會兒就白跑了不說,更誤了大事。颳風下雨,沒膝大雪,連宿大夜地趕吧。抗聯打了勝仗,咱也盡了點兒力,高興啊。可一看人家手裡那傢什,就覺得自己矮半截子。那時俺們大都是老洋炮,有幾杆快槍是抗聯的&ldo;下剩&rdo;(剩餘的),老掉牙了。
老人說,歸屯後就難了,抗聯不能常來常往了,俺們也活動不開了,日本子看得緊呀。俺奶奶、姑姑、妹妹和堡子裡一些女人,假裝上山採山菜、弄山貨,把點糧食、乾糧藏著掖著,給抗聯送去。後來俺當了保甲兵,趕車去溝裡送東西、拾柴火,這樣能偷偷地多送些‐‐這工夫抗聯已經不大行了,要走了。
抗聯的彈藥主要靠繳獲,還得買。有時在戰場上就跟偽軍交易,再是透過地方關係到敵佔區去買。這活姜東魁幹得最多。這是幹不好就可能掉腦袋的事,這位小青溝鄉政府主席在&ldo;回憶材料&rdo;中,卻說得挺輕鬆。
我先後到鏵尖子警察署袁印民、都督夥洛警察署長袁某、縣街品字降隊等處買過近百次子彈。事先聯絡好,他們把子彈弄到一個地方,我到那兩手一換。手槍子彈每發一元,&ldo;水連珠&rdo;八角,&ldo;七九&rdo;四角,&ldo;三八&rdo;二角。每次少者二、三百發,多者四、五千發。有時把子彈卷在行李裡背著,扛著鋤頭裝成找活乾的莊稼人。有時裝在鹽包裡,還有布匹、鞋帽什麼的,都是給抗聯買的,趕車往回拉。有時裝成個貨郎,用貨郎擔子往回挑。碰到鬍子沒事,說是給紅軍買的,他們怕紅軍,不敢搶,碰上警察就麻煩了,這幫東西&ldo;勒大脖子&rdo;(勒索‐‐筆者),就得花錢免災。
從1935年春天起,老禿頂子山周圍的仙人洞、高儉地、海青夥洛、川裡,和尚帽子山周圍的外三保、鋪石河、大地、二道溝、三道溝,均為1師佔據,成了有名的&ldo;紅地盤&rdo;‐‐當地人更習慣地稱之為&ldo;中國地&rdo;。這種更具抗戰特色的稱謂,用筆者採訪到的當年&ldo;中國地&rdo;的老人的話講,是俺們這疙瘩是中國的地場,不是日本子弄出來的&ldo;滿洲國&rdo;。
&ldo;中國地&rdo;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抗聯和反日會、婦女會及地方農民武裝可以公開活動,民主政府頒布的政策、法規,受到群眾擁護、支援。
同年夏,南滿特委曾在金川縣河裡召開民眾代表會議,成立了&ldo;南滿特區人民革命政府籌備委員會&rdo;,雖然最終未能如願,但在東邊道一帶的&ldo;中國地&rdo;內,建立了15個鄉政府、56個區政府。
讓我們瞭解一下窟窿榆樹特區政府。
窟窿榆樹位於桓仁、興京、本溪、寬甸四縣結合部,又分屬偽奉天、安東兩省,偏僻閉塞,是俗話中那種&ldo;三不管&rdo;的地方。這是個大村,轄大小十餘個堡子,這溝幾家,那溝幾戶,大山裡有塊比較平坦的甸子,就能聚攏幾縷、十幾縷炊煙,都是老實本分的莊戶人家。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