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人說,第一次打伏擊,俺就穿的空筒子棉襖趴雪窩子裡,也沒有套褲。行軍出汗,褲襠裡都&ldo;抓蛤蟆&rdo;了,透心涼啊。班長不停地喊&ldo;活動活動&rdo;,活動什麼呀,身子一會兒就硬佝了。日本子過來了,班長命令準備了,俺聽到了,看見了,模模糊糊的,腦子發木。槍響了,天崩地裂似的,這下子清醒了些,還是有點兒糊塗。沖啊殺啊,大傢伙兒衝出去了,這下子明白了。若在平時,別說自己個,就是有人拽,也得拖死狗似的,那工夫還真就衝出去了。到現在俺也說不清哪來的那股子勁頭‐‐就是一股急勁。
筆者家鄉本溪市有&ldo;楓葉節&rdo;。每年9月下旬後的個把月間,楓葉就火焰般紅透了山野,成為秋色的主調,引來遊人不絕。古詩說&ldo;楓葉荻花秋瑟瑟&rdo;,深秋的楓葉更具一種別樣的風采,讓人感到生命的強悍和壯美。
而當年的抗聯官兵看到楓葉由綠變紅,就知道難熬的日子要來了。
住在城裡幹休所的、在鄉間享受老紅軍待遇的抗聯老人都說冬天遊擊的難處,不在天氣多冷,那時那人多麼&ldo;抗造&rdo;(能吃苦耐勞抗折騰),而在於平原沒了青紗帳,山林裡樹木都光溜溜的,站在這山能看得見那山林子裡活動的人形,土地爺和山神爺都不站在抗聯一邊,就有點兒漢奸的味道了。
鬍子一到冬天就插槍、貓冬,甚至玩弄手段假投降,固然是由其性質決定的,也是因為這個季節不適合幹這種營生。任何規矩能夠一輩輩傳下來的,總是有它的道理的。
而近在眼前的事實,則是曾被民眾寄予希望的幾支義勇軍的大部隊,幾乎都是在冬天被擊潰的。
1934年10月20日,《中共滿洲省委為粉碎冬季大&ldo;討伐&rdo;給全黨同志的信》中說:
在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掩護下,這些困難‐‐沒有&ldo;青紗帳&rdo;的掩護,氣候的寒冷以及給養的困難‐‐是可能克服的,必須反對&ldo;冬天不能遊擊&rdo;的傾向,反對一切插槍等待明年&ldo;青紗帳&rdo;起後再乾的企圖。
遊擊隊成立之初,眼見著天氣一天天涼了,是難免會想到鬍子的貓冬習慣的。青紗帳從倒到起,北滿要大半年,南滿是半年。認為冬天難以活動,貓冬意味著日寇每年可以有半年時間安然地鞏固其統治,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而自&ldo;九一八&rdo;事變後,每到冬天,日寇就抓緊有利的自然環境大肆&ldo;討伐&rdo;,這冬天在實際上也是貓不了、躲不過的。
後來的東邊道&ldo;獨立大討伐&rdo;、野副&ldo;大討伐&rdo;,都是10月開始,翌年3月結束。三江&ldo;特別大討伐&rdo;,原計劃也是要在冬天進入高潮。平時日軍高度分散配置,每當樹葉飄零,就開始調集兵力了。後面將會寫到,無論鬼子的戰術怎樣變化,這一條基本未變。
按照鬍子的老皇曆,1軍獨立師南渡輝發江之際,正該是進入貓冬的時節。可1軍挺進東邊道就站住腳了,為什麼?因為有人民群眾的歡迎、擁護和掩護。人民才是真正的青紗帳,只要和群眾在一起,抗聯就有了不倒的青紗帳。
當然還要講究戰術。
楊靖宇有個&ldo;四快&rdo;,即&ldo;快打、快走、快集中、快分散&rdo;。夏日遊擊,打得贏,打不贏,轉身鑽林子裡就沒影了。冬天就不行,就更得突出個&ldo;快&rdo;字。
抗聯的許多好仗,都是在嚴酷的冬天打的。
樹葉關門了
&ldo;春風不刮,楊柳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