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第1/2頁)
蕭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嬴稷並非愚昧之人,聽了羋氏這一言,似有所悟,說道:&ldo;割商於六百里之地,父王也是萬分不捨,後來張儀騙了楚王,使秦國騰出征巴蜀的時間來。母親的意思是,要用張儀之計,給秦國騰出時間來修整?&rdo;
&ldo;非也。&rdo;羋氏搖頭道:&ldo;張儀乃不世之奇才,憑他的機靈和口才,可騙得楚王的信任,但自張儀之後,我朝野上下,便再無此等大才。然而,只要你還有雄心在,即便是一時被人拿了去,何愁奪不回來?&rdo;
嬴稷低頭沉思起來,卻沒有答話。羋氏又道:&ldo;男子漢大丈夫當是拿得起放得下,在哪裡跌倒,便可在哪裡再行爬將起來,失之片隅,何慮之有?&rdo;
嬴稷抬起頭來,注視著母親,突然一個躬身,&ldo;多謝母親教誨,孩兒明白了。&rdo;
商議即定,當下派出使臣,分別去往韓魏兩國談判。至於齊國,由於距秦國遙遠,割地是沒有用的,賠些金銀也就罷了。再者只要韓魏兩國退兵,齊軍也必退。
韓魏兩國一直受秦國壓迫,此番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魏襄王魏嗣和韓襄王韓倉都想趁機撈一把,便約定與秦國在魏境孟門(今山西柳林一帶)會盟約談。
從捱打之國一躍成為了主導國,韓魏兩國的態度自然強硬了起來,要求秦國將河外之地盡數割讓出來。
秦使一聽,頓時就蒙了。按照羋氏的指示,所謂的割地是指割讓城池,但要能平息這場戰禍,割讓數城皆可。但讓秦使沒想到的是,韓魏獅子大張口,非要河外之地,叫秦使十分作難。可是如今秦國是戰敗國,見韓魏兩國態度強硬,秦使只得回去叫羋氏和嬴稷定奪。
羋氏一聽韓魏兩國的要求,整張臉頓時就黑了下來。事實上自函谷關之戰後,傷心和內疚的不只是嬴稷,羋氏何嘗不是如此?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便會想起葉陽在函谷關外那視死如歸的慨然神色,為了秦國,如此一位弱不禁風的姑娘居然甘願赴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然而在她死後,秦國居然還要割地求和,這叫葉陽亡靈何安?
但是,反過來再想,如果不同意韓魏兩國的要求,秦國還能再打嗎?羋氏明白,此時的秦國不能再戰了,不然的話很可能會失去整個國家。她很快就冷靜了下來,這許多年來的風風雨雨,已把她的心鍛鍊得如鋼鐵一般的強大,她暗咬著銀牙想,只要韓魏兩國不要秦國的全部國土,只要秦國還立於世,那麼就還有還擊的機會,她相信有朝一日,定會一雪前恥,把今日所割之地,加倍討要回來。
真正的強者能在逆境裡服軟,能在順勢裡無限膨脹,羋氏相信秦國是這個世上的強者,一定還有機會再站起來反擊。
昭襄王十一年,即公元前296年,羋氏把河外之地分別割讓予韓魏兩國,並將武遂還予韓,封陵還予魏,拿了大量財物予齊國。
本來按照匡章的意願,反正這場大戰打下來,齊國也沒得什麼實際好處,要繼續再深入秦地打下去,大有一舉滅了秦國之勢。卻在此時,燕國的蘇秦入了齊國,他主張齊閔王伐宋,說當年秦惠文王暫緩東出之計,先伐巴蜀,實際上看中了巴蜀乃魚米之地,得之巴蜀,無異於得一糧倉。今宋國好比是巴蜀,齊國要是得了宋國,便沒了後顧之憂,可虎視天下了。
眾所周知,齊、燕有不共戴天之仇,燕昭王恨不得一口把齊國吞了,但是以燕國的實力,遠不足與齊國一戰,因此便讓蘇秦入齊,讓齊國與各國伐戰,以達到弱齊的目的。
蘇秦乃張儀之後另一位傑出的縱橫家,雄辯之才當世無雙,齊閔王聽信了蘇秦之言,果然同意伐宋,由此把匡章召了回去。匡章收到撤軍之令時,頗感無奈,一來他深知要滅秦非一朝一夕之事,二來韓魏兩國得了地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