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皇太極命令軍隊建造當時最先進,最具殺傷威力的武器‐‐紅衣大炮,並且將單一的騎兵兵種,改建成一支騎兵、炮兵與步兵多兵種的軍隊。
是皇太極用計不費一兵一卒,不發一箭一炮,使崇禎皇帝&ldo;自毀長城&rdo;,從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為順治元年(1644)年的清軍入關,入主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那麼,他究竟有著怎樣的智謀,竟然得以扭轉劣勢,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在皇太極文治武功的背後究竟又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走近這位大清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太極,回望他金戈鐵馬、文治武功的傳奇一生。
(全文)
今天繼續講《清十二帝疑案之皇太極》(下)
三、向南用兵,五入中原。第一次是天聰三年,第二次天聰八年,第三次崇德元年,第四次崇德三年,第五次崇德七年。我重點講兩次,就是第三次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派阿濟格統帥軍隊繞過蒙古,突破長城,到了北京周圍。主要騷擾京畿地區,良鄉、涿州、通縣、順義、密雲、平谷、懷柔,史書記載,阿濟格的軍隊56戰皆捷,共克16城,俘獲人畜17萬。撤退的時候,到了長城的冷口,阿濟格率領他的軍隊,據譚遷的《國榷》記載,叫做:&ldo;艷服乘騎,高奏凱還&rdo;,穿著絢麗的衣服,騎著高頭大馬,一面奏著音樂凱旋過冷口回去,俘獲人畜17萬,排幾十里地,過了四天才過去,臨過冷口之前把樹上樹皮劈了,留下白茬兒,寫上四個大字:&ldo;各官免送&rdo;,其得意忘形之狀,四個字可以看出來,就是&ldo;各官免送&rdo;可以看出來,明朝的軍隊高起潛等,尾隨而不敢擊。清朝軍隊過了冷口之後,奏報殺了三個人,還是老百姓。第四次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極派多爾袞統帥軍隊從瀋陽出發,繞道蒙古突破長城,到了京東,沿著運河往南打,一直打到濟南,攻克了濟南府的府城,連克一府、三州、五十五縣,明朝的德王被清朝俘虜了,明朝山東的布政使、巡撫、知府都被清軍殺了,這一次多爾袞俘獲了人畜,46萬,大家想一想從盛京瀋陽到濟南府兩千多里地,特別是長城以裡,完全是明朝的天下,孤軍深入,攻佔了濟南府,連破一府、三州、五十五縣。撤退的時候,沿著運河撤退的時候,因為他俘獲的人、畜、財寶、金銀幾十里地絡繹不絕,這樣從長城口回去的。可見,明軍之腐敗,皇太極五次或親自,或派兵攻入中原,一方面就皇太極做軍事家來說,表現他的膽識謀略,另一方面也給中原人民,屠城、掠奪、蹂躪造成了塗炭和災難。
四、向北用兵,兩徵索倫。黑龍江地區經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人的努力,黑龍江的上游、中游、下游都歸附了清朝,我這裡舉一個上游的例子,上游主要是索倫部,索倫部一個首領叫博穆博果爾對皇太極不是很服氣。皇太極就決定出兵要把黑龍江上游地區完全歸附,第一次出兵得失相當,第二次出兵可以看出皇太極的謀略。他採用&ldo;聲南擊北&rdo;的一個策略,就是南面出兵來打,派了一小股精銳的蒙古騎兵後面,抄他後路,他想我往南打的時候,你必定往北逃,逃到齊洛臺的地方,就是今俄國赤塔,就把博穆博果爾捉獲。到這個時候皇太極實際控制的地域黑龍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區。皇太極經過向東、向西、向南、向北四個方面用兵,兩代人的努力,到了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初三,皇太極正式宣告,說:&ldo;自東北海濱,迄西北海濱,其間使犬、使鹿之邦,及產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種、漁獵為生之俗,厄魯特部落,以至斡難河源,遠邇諸國,在在臣服&rdo;。就是說清朝實際控制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