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紅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林大哥打鐵的手藝聽說高超極了,打出的刀子更是非同小可。聽根全說,二十六那天在長汀縣城裡,三兒把帶去的鐵線幾刀一砍,本來只是圍著看熱鬧的人立時爭著買。到了後來更不得了,簡直就是搶著買了。只要把刀拿出來,馬上被人搶購一空,連小刀子都沒剩下一把。
村裡人現在吃穿都不愁,將來的日子也大有指望。想想都捂著嘴偷笑,哪還能不心花怒放。
若是在往年,閒著的日子是一日兩餐米少菜多的稀粥。只有到了春耕、夏收夏種和秋收的大忙時節,才改兩餐為三餐。早晚的粥中米留得多點,做得稠些。只中午一餐能吃上半碗一碗摻雜著瓜菜的乾飯。
以往整個村裡只有沈念宗的家境最好,一是因為有堂弟在外經商,不時有些錢捎回來接濟。再加上家底也較厚實,田地多了幾畝,才能常年兩粥一飯的吃上一日三餐。
自縣城回來後,沈念宗家後院用毛竹搭起一個打鐵棚,棚裡砌了一排四座的打鐵爐。每日天一亮這裡就傳出&ldo;叮叮咚咚&rdo;的打鐵聲,直至夜幕降臨才止歇。
林強雲則仍是帶著鳳兒、三兒,除了用兩三天教新來的四個老徒弟準備必要的工具,教會他們釘鋼、熔焊。再每隔兩三天精煉熟鐵和一些鋼料外,其餘的時間就全力以赴地試驗打製弓弩。
這次的弓弩可不比在絕谷中的了,那時林強雲製出的弓弩射程僅二十多米,他是隻要能把箭矢射出打中獵物就行。
而現在所需要的卻是用於自衛的弓弩,不但要求能準確地擊中目標,射程也必須達到最遠。
林強雲有過在絕谷製造弓弩的經驗,本想這次再製造時會簡單快速一些。事實上卻並沒有那麼容易。
為了製造弓弩,林強雲將原來的打鐵爐改造了一番,並請人做了一個大水槽,專門為弓體那二三尺長的弧形鋼板淬火用。
二尺多三尺長的鋼板,要製成既有剛度又富於彈性,可不是那麼簡單的。為了掌握鋼板的淬火、回火的火候,整整地花去了他四天的時間。
第一把弓弩做成時已經過了七天,雖然作為弓體的鋼板既粗糙又不是很平整,但樣子還是相當好看,結構也很合理。可試射的結果卻並不是很理想,射出的箭矢不足百步,七八十步內才具有殺傷力,需要改進。
吳老六、吳老八兄弟和金望槐、馬七生四個師兄弟,剛開始就學到了不少東西。
三月廿七那天從古城趕到長汀縣城,師傅胡鐵匠告訴了叫他們另行投師原因,一再告誡他們,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位年輕的師傅,應該全心全意地跟著他學。不但對他們講了親眼所見的刀質和賣刀經過,並將林強雲對自己所說的一番話轉述了一遍。
四個師兄弟聽得將信將疑,一副看看再說的神態。
他們四個人年紀最小的也有三十三歲,年紀大的金望槐也近四十了。卻要拜在這樣一個只有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子門下,覺得委屈極了。若非胡師傅又罵又勸再加上哀求,拜師之前他們就拔腳跑了。
但胡師傅信誓旦旦地保證,所說的並無虛假,跟著這位小師傅學藝絕不會錯。看來胡師傅也不像是老糊塗的樣子,姑且信上一回,先跟去看看。
讓他們料不到的是,才來到幾天的時間裡,就學到了不少東西。令他們大開眼界,大有不虛此行的感覺,也暗自慶幸沒有錯過這次的好機會。
到達橫坑的次日,他們帶著六個本村精選出來的子弟砌爐。
他們所砌的爐讓小師傅很不滿意,也讓他們覺得很沒有面子,在六個什麼也不懂的學徒面前丟了大臉。每個人都憋了一肚子的氣。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卻在幾個幹了多年的鐵匠面前指手劃腳地充樣。
幸好小師傅頭頭是道的話聽來確是有些道理,先按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