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第1/2頁)
[俄羅斯]戈巴契夫基金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甚至超過對方做了許多無用的、危險的事,後來,當我們得知銷毀裝備幾乎要比製造它還昂貴時,這對我們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我國的軍事工業綜合體無疑有值得驕傲的高階設計成就,有些東西至今仍然有效,但政治領導人表現得很外行,沒有明確的戰略觀,過於受軍事工業綜合體眼前的興趣所左右,這一切是很久以後才明白的,這時&ldo;為提高進行不能進行的戰爭能力的荒唐鬥爭&rdo;已經結束,競賽結束時美國人在哪裡,我們又在哪裡呢?
《奔向自由》 第二部分 ……這美好的三年(3)
軍人對國家安全負責,甚至在改革第一個階段也沒有對這個論點提出過質疑,但因此自動地生產出越來越多的武器,達到目的的政治方法(關於&ldo;合理充足&rdo;、關於&ldo;雙方都安全或雙方都靠不住是否可能&rdo;的種種議論)不是國防部和黨中央有關部門的直接職責。
我稍微詳細一點來談談這方面一個簡單的例子‐‐關於&ldo;先鋒&rdo;中程飛彈的故事,按西方的分類這種飛彈稱作ss-20飛彈,因為我國的飛彈名稱本身長期以來是保密的。從1950年代末起我國瞄準西歐的是中程飛彈p-12和p-14,它們使用液體燃料,安置在發射井裡,過了20年,該是換掉它們的時候了,很快部署了&ldo;先鋒&rdo;這種有三個核彈頭的能迅速移動的飛彈,而舊的飛彈並沒有被馬上撤走。裝備這種新武器是十分秘密的,因為當時就這件事同西方討論的想法本身都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當然也不告訴本國人民。首先,人們指責我們難以理解的危險的非理性,因為沒有這些飛彈也有足夠的裝備不止一次毀滅歐洲大陸;其次是這個作為遏制手段的武器瞄準的是城市。對這些指責我們大概還可以忍受,但是美國人對我們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有了一個好藉口來部署他們的&ldo;潘興-2&rdo;這種第一批彈頭可以深入地下的高精確度核飛彈。換句話說,這種飛彈可以擊毀事前為特殊大人物準備好的地下掩體。現在得為自己易受傷害考慮考慮了,美國人是從他們在西歐的基地打擊我們,即實際上是到了跟前,飛近的時間縮到最短。
美國人暗自得意洋洋還有一個原因:美國作為宗主國不會受到新的威脅,受害的是西歐的&ldo;人質&rdo;,由於我們的輕率行動而逼出新的撥款‐‐真是再好不過了。
美國人並沒有嚴格遵守對等原則,如果把一切一起算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不僅有美國的核裝備,而且還有法國和英國的核裝備,優勢仍然在西方一邊。例如,美國的母艦航空兵超過我們許多倍,加上從四面八方包圍蘇聯的基地、潛水艇,其數量仍然遠多於蘇聯,如此等等。但美國佬不管我們的邏輯,正如安&iddot;葛羅米柯常說的,&ldo;對的不是有理的人,而是有權的人&rdo;。美國人從實力立場出發壓我們,要求在具體武器種類上也完全對等,而且運用這個論點時相當無賴,加之他們知道,法國人決不同意把自己的核潛力算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核潛力中。弗&iddot;密特朗總統考慮,要是蘇聯同美國達成了零點方案又該怎麼辦呢?法國人得放棄自己的威懾力量嗎?決不!英國人則推託說這純粹是美蘇雙邊的問題。
用現代的用語說,想出這個公關策略很巧妙:1979年12月12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決定被認為是&ldo;雙重的&rdo;,他們說,要是1983年前我們達不成友好的協議,那麼在此後的兩年中美國就要在歐洲部署中程飛彈。先宣佈了飛彈的數量:108枚&ldo;潘興-2&rdo;地地飛彈和464枚戰斧式艦載巡航飛彈。後一種飛彈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