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第1/2頁)
張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個人默默地把兩瓶酒全喝了,其中一大半都是潘雲飛喝的。喝到最後兩個人都光著膀子,看著盆裡的牛肉發呆。
&ldo;長官,到陣地上看看吧,老百姓正在幫咱們修工事呢。&rdo;
&ldo;好吧,走,去看看去。&rdo;狄愛國也穿上軍裝,紮好了武裝帶跟在潘雲飛的後面。
搶築工事(2)
兩個人到了陣地上一看,氣氛熱火朝天的。當天的整個晚上,老百姓都在幫著團裡的兄弟搶修工事,顏色各異的袋子裝滿了土,被年輕後生喊著號子扛到長城上面。木頭、門板拿來加固工事的側面和頂子,很多工事用三四層門板,每層中間鋪上半尺多厚的浮土。這樣的工事能防炮,以前團裡的老兵打直奉大戰的時候就是這麼幹的。
狄愛國不顧疲勞和潘雲飛一起在陣地上幫著修工事,潘雲飛打仗還行,對於修工事倒是不在行。狄愛國相對來說經驗豐富很多,他從這幾天鬼子進攻方式上分析,將重火力工事前置,機槍火力放在最前面。而且每個機槍火力點都得到了充分加固,頂蓋上面拿木頭、門板、沙袋構築成厚達一米以上的頂蓋。射孔也開得很小,防止鬼子的直瞄火力攻擊。
陣地上面很快人越聚越多,後方的老百姓聽說陣地上面要修工事,都扛著傢伙過來幫忙。來的不僅有年輕後生,還有老人和婦女。好多滿頭白髮的老人幾個人合著抬一個沙袋,還有力氣小的,就拿簸箕端著土朝陣地上面運。
更神的是有人說附近山神廟裡的神仙很靈,就把山神請來了,說是能鎮住小鬼子。狄愛國本來不願意搞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但轉念一想,這樣一來沒準還能鼓舞士氣,索性就由他們去了。
後半夜的時候,老百姓從後方還抬來了兩門大炮。據說是當年闖王打仗留下來的,也不知道傳言是真是假。看大炮鏽跡斑斑,但炮身基本完好無損,老百姓還弄來生滿了鏽的炮子和火藥。這裡是山區,很多人家裡都有獵槍,所以火藥不缺。
陳鋒覺得這炮沒準兒能派上用場,就用油紙安排人做了十幾個火藥彈底。又將炮子裡面也灌好火藥,找棉繩蘸上火藥做成火捻子,然後在兩個能夠封鎖鬼子進攻路線的地方將兩門大炮佈置好。
有懂行的老兵說,這個是紅衣大炮,當年康熙皇帝平三藩全靠這些大炮打的。打得準的大炮都有靈性,打完了仗要拿紅綢子圍上,不讓靈性跑了,所以叫紅衣大炮。陳鋒聽得哈哈大笑,他跟大家解釋說,當年這些炮都是從西洋買的,古時候咱們管洋人叫夷,所以這些大炮也就叫紅夷大炮了。扎紅綢子是得勝還朝的時候圖個彩頭。邊上的兄弟一聽,都說還是長官有學問啊。
有兄弟就說,怪不得我們打不過洋人,敢情人家幾百年前造的大炮到今天還挺好使的。這話說得大家都不愛聽,開玩笑地罵那個兄弟是洋鬼子。
陳鋒接過話茬:&ldo;不是咱們不造大炮,是咱中國人骨子裡面善,不喜歡跟人家打仗。我們老祖宗會做火藥,人家拿去就知道造大炮,我們光知道做炮仗,過年的時候喜慶用。&rdo;其實陳鋒是炮兵出身的,也知道從唐朝開始中國就開始用火器了。可是為什麼到了今天,咱們的兵器反而不如人家了?這個問題陳鋒也有些想不明白。
忙活了大半夜,陳鋒和衣而眠,倒在工事裡面眯瞪了一會兒。剛剛睡著,就隱約聽見遠處有槍聲。陳鋒一激靈,起身抓起步槍鑽出工事察看。夜色中,團裡防區向西約幾公里的地方槍聲大作。陳鋒想了想,那邊是中央軍的防區,響槍的地方應該是五道樓子。
說起五道樓子的由來,還得名於明代。當時明朝修築長城對付北方的蒙古和滿族,五道樓子所在的山峰上共計修築了五座碉堡。儘管年頭久了風化嚴重,但這五座碉堡都是依託扼守要害的地形修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