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義等先後成立了文明演說會,編刊《雲南旬報》,出版《新雲南》、《醒滇夢》
等書籍,組織雲南公學會,以研究科學為名,其實則是積極從事革命活動。
楊大鑄得到雲南諮議局議長張世勛等贊助,又在昆明設立雲南國民大會,以
&ldo;挽回礦權&rdo;為口號,暗中推動革命運動。
在雲南新軍中,有不少中級軍官是革命黨人,這些人都是留日學生,
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其中有37 協統領蔡鍔,74 標1 營管帶唐繼堯,74 標
2 營管帶劉存厚,74 標3 營管帶雷飆,73 標3 營管帶李鴻祥,炮兵19 標2
營管帶劉雲鋒,炮兵19 標3 營管帶謝汝翼,馬兵19 標教練官黃毓英,機關
槍19 營管帶李鳳樓,工程19 營管帶韓鳳樓、陸軍講武堂代理監督沈汪度,
講武堂教官張子貞、顧品珍、劉祖武、庾恩暘(兼炮兵19 標1 營管帶)、陸
軍小學堂總辦羅佩金、參謀處總辦殷承瓛、督練處副參議官李根源、74 標
教練官趙又新等等。
此外,李烈鈞、方聲濤、張開儒等也在講武堂任過教官。
在雲南起義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蔡鍔和李根源。
蔡鍔字松坡,原名艮寅,湖南邵陽人。父親是個裁縫,家貧,無法供
他上學,被當地名士樊錐收為免費弟子。1896 年,14 歲的蔡鍔考中秀才,
後到長沙入時務學堂,梁啟超、譚嗣同、樊錐均在學堂教書,對他影響很大。
戊戌政變後至滬入南洋公學。次年,16 歲的蔡鍔東渡日本求學。先後入東
京大同高等學校及橫濱東亞商業學校。1900 年,隨唐才常回國,參加將在
漢口發動的武裝起義,事敗復去日本,入成城學校,繼入士官學校,學習軍
事。同革命黨人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常相往返。1904 年回國後,曾在
江西、湖南軍事學堂任教職。1905 年夏,被調至廣西,歷任新軍總參謀官
兼總教練官、陸軍小學堂總辦、新軍混成協協統等職,對訓練新式軍隊極負
時譽。黃興、趙聲、譚人鳳都曾到他軍中活動。1911 年初調至雲南新軍。
同盟會會員黃毓英希望蔡鍔支援革命,蔡道:&ldo;時機不到幹不得,時機
成熟絕對同情支援。&rdo;李根源字印泉,雲南大理人。1904 年去日本留學,次
年加入同盟會。1909 年同唐繼堯、羅佩金、顧品珍、謝汝翼、劉祖武、庾
恩? 、劉存厚、李烈鈞等人一起,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返回昆明。任雲南
陸軍講武堂監督。次年升任講武堂總辦,沈汪度、張開儒分任監督、提調,
雲南講武堂完全落入革命黨人手中。
雲南講武堂是全國少有的幾個講武堂之一,是西南各省最重要的軍事
教育機構。附近各省有志學習軍事的青年,不惜遠道來這裡就學,其中便有
一位英姿青年朱德從四川來到這裡。
雲南講武堂在1909 年秋成立,設甲乙丙三班,分步、騎、炮、工四科,
招收學員400 餘人。甲班從新軍駐紮在雲南的第19 鎮的管帶、督隊官、隊
官、排長中選調120 餘名學員,乙班從巡防營管帶、幫帶、哨官、哨長中選
調100 餘名學員;丙班招考貢生、? 生、秀才、普通中小學生及識字健壯青
年。同盟會在講武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