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平洋艦隊的勤務部隊由卡爾霍恩中將指揮,這支部隊對海軍的後勤保障至關重要。鑑於後勤保障對陸軍和海軍同樣重要,陸軍的盧茨少將主張建立一個有海軍、航空兵和陸軍參謀人員參加的戰區供給司令部,由海區總司令尼米茲將軍直接領導。
經過幾個月的研究,1943年9月,尼米茲終於宣佈成立珍珠港聯合參謀部。參謀部下設4個處:計劃處(j-1)、情報處(j-2)、作戰處(j-3)和後勤處(j-4)。其中後勤處主管同勤務部隊的聯絡,由陸軍的利維將軍負責。
新成立的情報處繼續由情報官萊頓負責。他曾多次提出調往部隊工作的要求,尼米茲沒有同意。尼米茲勸告萊頓說:&ot;你在辦公室裡工作,比你去當巡洋艦支隊司令更有利於殲滅敵人。&ot;
在中途島海戰中功不可沒的太平洋艦隊無線電分隊,實際上就是由羅徹福特領導的夏威夷情報站組成的。它現在的負責人是威廉&iddot;戈金斯海軍上校,分隊的辦公地點已從地下室搬到寬敞的大樓裡,擁有1000餘名工作人員。
無線電分隊的任務同以往別無二致,主要負責收聽敵人海軍的無線電通訊,以及分析、破譯和翻譯日本海軍電報。無線電分隊經驗老道的破譯專家們已經逐步掌握了日軍的戰時呼號和密碼變化規律,尤其是經常變化的新加亂碼組。他們透過縝密的分析推理,不斷地破譯了日軍的一些新密碼,如日本海軍運輸排程官使用的密碼系統。這樣,美軍不僅掌握了日本運輸隊的航線,而且還掌握了它預先確定的前方停泊位置,從而大大增加了攻擊和擊沉日艦的機會。
正是由於這支具有神奇魔力的無線電分隊的傑出努力,給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帶來了一次次具有決勝意義的良機。其中,射殺尼米茲的老對頭‐‐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可謂是美軍情報界的又一傳奇。
日軍瓜島慘敗後,在俾斯麥海戰中又一次遭到重創。此戰迫使日本大本營把主要注意力轉移到紐幾內亞方面,並決心集中陸海軍力量在這個方向建立作戰基地。
山本五十六奉命用日本航空兵的精華‐‐航空母艦艦載機去協助海軍岸基飛機作戰,他總共拼湊了300多架飛機,企圖用凌厲的空中攻勢,對已經失去的瓜島及正在失去的紐幾內亞地區的基地進行報復性轟炸,以挫敗美軍的春季攻勢,爭取時間,加強俾斯麥群島防線。4月3日,山本離開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特魯克,親臨臘包爾指導前線作戰。從4月7日起,日機空襲瓜島,矛頭對準所羅門方面。接著,又連續空襲了紐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等地。
這種持續的騷擾性空襲,對美軍造成了一定損失,但日軍的損失大於美軍。4月中旬,山本決定親自到索羅門群島北部的日本基地,視察防務並鼓舞士氣。由於日軍沒有戰區制空權,眾將認為此舉十分危險,紛紛勸阻山本暫緩前往。但山本決心已下,囑令副官向第11航空戰隊司令城島高次海軍少將發出電令:
gf長官將於4月18日前往視察巴拉爾島、肖特蘭島和布因基地。具體日程安排如下:06:00乘中型轟炸機(由6架戰鬥機護航)從臘包爾出發,08:00到達巴拉爾;然後,轉乘獵潛艇,於08:40抵達肖特蘭。14:00再乘中型轟炸機離開布因,15:40返回臘包爾。若遇天氣不好,本視察日程 往後順延一天。
城島海軍少將接到來電,大驚失色:&ot;司令長官簡直發瘋了,這哪裡是電報,分明是發給敵人的一份請柬。&ot;
城島這不是無虞之憂,美軍敏感的情報網路果然收到了這份&ot;請柬&ot;。4月13日17時55分,美軍設在阿留申群島荷蘭港的監聽哨收到了那份電報,立即交給太平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