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理查.馬辛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被拍到聯合特遣部隊擔任海軍作戰官一職,同時負責協助制定各項計劃和組織體系;我的辦公室是在五角大樓地底深處的一間小地下室,剛好跟這次任務的機密性不謀而合。
在我頭頂上的第三層樓,查理再度被徵召來協助創設這一支前所未有的特遣部隊。成立一支單一指揮系統的聯合特戰部隊,一直是查理多年來的夢想,但是身為陸軍特種作戰的忠誠擁護者,他所設計出來的組織體系和作戰方式,自然也以三角洲部隊為骨幹;不過,查理也不是個無可救藥的大陸軍主義者,他反而深深感受到,聯合特遣部隊必須要仰賴海豹來對付各類海上軍事目標,象是油輪,巡洋艦,航空母艦,核潛艇,甚至船塢等等。
我當然舉雙手贊成他的想法‐‐海豹們是應該加入聯合特遣部隊,但是必須是整隊參加,而不是隻擔任配角!我深信唯有將整個海豹納入特遣部隊的旗下,才能發揮海豹真正的威力和功能!所以,當查理的報告在1980年5月間轉到我的手上時,我將他的報告稍微做了點修改。他在報告裡建議:在聯合特遣部隊中配置一個海豹&ldo;單位&rdo;,我則把&ldo;單位&rdo;刪掉,改成了&ldo;指揮部&rdo;。
這兩個名詞的分別在於:一個海豹&ldo;單位&rdo;代表了一支小規模部隊‐‐通常只有1,2個排‐‐他們只會變成了配屬給三角洲部隊的海上輔助武力,更會使海軍淪為陸軍的附屬單位,而完全失去了參與行動的意義。儘管聯合特遣部隊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消除各軍種間的門戶之見,但是身為海軍的一份子,我還是忍不住要維護咱們海軍的光榮與傳統,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我想不管是國防部長,或是其他的長官們,都應會瞭解。
但是一個海豹&ldo;指揮部&rdo;就不同了,它代表了一支完整的作戰部隊,有自己的指揮官和自己自足的組織體系;這樣它才能和陸軍的三角洲部隊,以及空軍的第一特種作戰部隊一樣,在聯合特遣部隊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
我把修改過的報告呈了上去。我第二次在桌上見到這份報告的時候,其中的&ldo;指揮部&rdo;字眼仍然存在。到了六月中旬,我們終於完成了聯合特遣隊所有的組織章程和行動計劃,剩下來的,就是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來審核和評估,如果大頭頭們批准了,那麼聯合特遣部隊構想就會正式定案了。
不過,在我修改報告的同時,我也製造了一個&ldo;小小&rdo;的問題‐‐海軍根本就沒有一個現成的海豹指揮部能夠納入特遣部隊的旗下,所以在計劃還沒有批准之前,我得趕緊想辦法搞出一個來!
沒想到最後問題竟然演變成了&ldo;海豹特遣隊是否應該加入聯合特遣部隊?&rdo;海軍其實早就讓海豹們接受了專業的&ldo;反恐怖&rdo;訓練。在西岸方面,第一海豹特遣隊一共有4個排接受過反恐怖訓練;在東岸方面,第二海豹特遣隊靡下的10個排當中,有兩個排接受過此類的訓練。負責在2隊指揮反恐怖小組的,是一名叫保羅漢利的年輕少校,他轄下的兩個排被稱之為&ldo;第六機動小組&rdo;(ob-6)。
儘管西岸方面受過反恐怖訓練的海豹人數比東岸方面來得多,但是保羅手下的反恐怖小組‐‐不管是在素質和執行能力上‐‐都比西岸的同僚們來的強!原因之一,是因為一隊的海豹們在受完訓之後,全都歸建到原來的單位;但是在東岸,第六機動小組一直被視為一個常態編制的反恐怖小組。我喜歡這一點,這代表了第六機動小組有很好的團隊精神!
另一方面重要因素,是因為東岸的海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