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第1/2頁)
[英]艾伯特·西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43年之後,芬蘭的戰爭停滯不前,這年的4月,蘇軍第14集團軍在海軍的支援下向佩薩莫發起進攻,但未能奏效。在此以後,儘管雙方不時有些摩擦,但戰鬥是區域性性的,戰線也未發生變動。
芬蘭參戰使蘇聯和英國都很不安。蘇聯不能無視芬蘭,因為它威脅著列寧格勒,拖住了蘇軍的兵力。在英國與美國,不少人對芬蘭懷有好感,芬蘭參戰使英、美兩國感到沮喪,因為他們正在設法支援被德國打得節節敗退的蘇聯。裡賓特洛甫對芬蘭政府施加壓力,要它與英國斷絕外交關係,芬蘭順從了。7月底,英國轟炸了德國佔領的芬蘭領土佩薩莫。8月份,蘇聯透過美國表示願意和芬蘭講和,甚至願意在領土上做出讓步。赫爾辛基對這一切都充耳不聞,那裡的芬蘭人認為蘇聯很快就會被打敗。1941年9、10月間,英國和美國都警告芬蘭不要越過1939年邊界線,美國特別擔心芬蘭人會切斷摩爾曼斯克鐵路線。芬蘭公開宣稱不理會這些警告,但它事實上沒有超過它1939年的邊界線多遠。芬蘭與美國之間進行的這一外交活動使得裡賓特洛甫感到不安,因此他向赫爾辛基施加壓力,使它在11月25日成為反共產國際協定的簽字國,以換取德國對芬蘭的經濟援助。德國人出於宣傳上、政治上的考慮,對該協定的簽訂大肆吹捧。這就促使史達林向邱吉爾施加壓力,要他表明英國對芬蘭的態度。英國政府通知芬蘭人,除非他們在12月5日前停止作戰並退出戰爭,否則英國要向芬蘭宣戰。截止12月5日,沒有得到任何答覆。因此,英國於12月6日向芬蘭宣戰。
第十一章 主要考慮政治
艾伯特&iddot;西頓 [英國]
[出自《蘇德戰爭 1941-1945》]
1941年6月22日,蘇聯遭到進攻。當天晚上,邱吉爾在倫敦發表廣播演說,他預見到對蘇聯發動戰爭是企圖入侵英倫三島的前奏,並說英國和蘇聯有著共同的目標。這篇演說的部分內容在《真理報》上登載了。儘管蘇聯官方尚未對邱吉爾作出反應,但他的演說已為蘇聯政府和人民滿意地接受了。一夜之間,克里普斯變得受人歡迎了。根據蘇聯的建議,於7月12日簽署了英蘇聯合宣告,保證今後相互支援,不單獨與共同的敵人講和。在德國入侵一週之後,以麥克法蘭為首的英國軍事使團到達莫斯科。
在美國,羅斯福和國務卿科德爾&iddot;赫爾所持的觀點很大程度上與邱吉爾一致,他們急欲援助蘇聯。美國國務院官員、政界人士以及美國公眾絕非是普遍都願意這樣做。他們認為蘇聯是芬蘭、巴爾幹、波蘭、羅馬尼亞人民的反宗教的壓迫者。新的戰爭未必能沖洗掉克里姆林宮統治者的罪過。東歐人在美國的後裔仍對蘇聯極不信任,而相當數量的德國血統的美國公民除不信任外,還有敵對情緒。很多與歐洲大陸無血緣關係的美國人,則相信共產主義是迷惑人的危險的主義,認為蘇聯是資本主義的敵人,是一切宗教及政治自由的敵人。這類思想感情在哈里&iddot;杜魯門和其他一些人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他們是法西斯主義不共戴天的敵人,但也認為,不僅對希特勒德國,而且對史達林的蘇聯所作的口頭保證,一概都不能相信。以後事態發展證明瞭他們的看法是對的。
因為史達林對這篇廣播演說未作出反應,在長時間的‐‐用邱吉爾的話則是令人焦躁的‐‐沉默之後,英國首相被迫採取下一步行動,於7月7日以私人名義寫信給史達林。這個獨裁者在過去兩年裡一直是希特勒的忠實盟友和支持者,甚至給德國提供港口設施供襲擊英國艦船使用,然而,史達林在覆信中建議英國應立即在法國北部和挪威開闢第二戰場時,卻沒有因邱吉爾加給他的羞辱而感到難為情。幾周之內,這種建議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