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第1/2頁)
[英]艾伯特·西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史達林也象戈利科夫一樣,認為德國很可能在征服英國或與英國講和之後才會進攻蘇聯,但他自己還認為,一旦戰爭真的到來,德國人的主攻方向將是烏克蘭,以奪取烏克蘭的糧食、頓涅次的煤和高加索的石油。這一推斷確實反映在1941年6月蘇聯的防禦部署中:把蘇軍大部分兵力部署在烏克蘭,其數量超過巴甫洛夫的西方方面軍和庫茲涅佐夫的西北方面軍兩個方面軍兵力的總和。在加利西亞和比薩拉比亞保衛烏克蘭的蘇軍部隊組成了西南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西南方面軍由基爾波諾斯指揮,編成內有波塔波夫的第5集團軍、穆茲琴科的第6集團軍、科斯堅科的第26集團軍和波涅傑林的第12集團軍,這些集團軍由北向南配置,大約從普里皮亞特沼澤地一直延伸到蘇聯與羅馬尼亞邊界的北緣。戰爭開始一週後,在羅馬尼亞邊界當面的是秋列涅夫指揮的新組建的南方方面軍。該方面軍編成內有斯米爾諾夫的第18集團軍和切列維琴科的第9集團軍。西南方面軍的兵力有三十二個步兵師、三個騎兵師、八個機械化軍,大部分機械化軍都集中在蘇德邊界上的第5、第6集團軍地域。秋列涅夫的南方方面軍的步兵師較弱,但至少有兩個機械化軍部署在羅馬尼亞邊界當面。
基爾波諾斯不僅比普里皮亞特河以北的各方面軍司令員擁有更多的部隊和坦克,而且戰前準備也較充分。據朱可夫說,6月21日午夜,當基爾波諾斯打電話給莫斯科報告第二個德國逃兵來歸,並帶來戰爭即將爆發的情報時,他就已經在帖爾諾波耳他的指揮所了。這次德國兵叛逃事件也許屬實,雖然在德國陸軍序列表上找不到朱可夫所說的逃兵所屬的那個師和團的番號。不管這一事件發生與否,基爾波諾斯是唯一的一位能從德國入侵的震驚中立即恢復鎮靜的方面軍司令員,並極其巧妙地指揮了所屬部隊的防禦作戰。在這方面,普里皮亞特河南部的斷斷續續的沼澤地和加利西亞、西烏克蘭的森林地的地形也幫了他的忙。秋列涅夫的南方方面軍駐守在比薩拉比亞的摩爾達維亞臺地上,直到6月底才投入戰鬥。它擁有強大的坦克和機械化部隊,使那裡的德國步兵和羅馬尼亞騎兵處於不利的地位。然而,倘若右翼德軍的裝甲部隊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天就從羅馬尼亞出擊,形成合圍之勢,而不是按兵不動,戰局的發展或許就大不一樣了。在烏克蘭西北部,倫斯德特的南方集團軍群幾乎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而且在蘇軍後方反蘇維埃的異端分子也特別活躍,他們破壞電話線和鐵路交通線,引起蘇方邊境地帶一些混亂和失去控制的現象。因此,克萊斯特的第1裝甲叢集在波塔波夫的第5集團軍與穆茲琴科的第6集團軍之間的戰鬥分界線上,向羅夫諾方向開啟了一個三十英里寬的突破口,並沒有費難。這一條進攻軸線正透過蘇軍某些機械化軍的集結地域。6月23日,蘇軍第22、第9和第19機械化軍投入戰鬥,於是在盧次克和羅夫諾之間開始了一系列的坦克戰,直到6月28日,第1裝甲叢集一直是在一系列的區域性戰術性交戰中緩慢地向前推進,沒有能象原先希望的那樣向縱深的戰術或戰略目標長驅直入。然而,蘇軍第5、第6集團軍之間行動不夠協調,波塔波夫的第5集團軍撤向東北方的普里皮亞特沼澤地,並在沼澤地裡停留一天,打了一個很漂亮的勝仗,而穆茲琴科的第6集團軍則向南撤。到7月1日為止,德軍已進入羅夫諾、杜布諾和克烈緬涅次等地區。
7月1日,德國第11集團軍和羅馬尼亞部隊開始橫渡普魯特河,向德涅斯特河挺進,與戰鬥準備充分、坦克配備齊全的蘇軍部隊作戰。朔貝特的部隊是由步兵和羅馬尼亞騎兵組成的,幾乎沒有空中支援。他們艱難地向前推進,平均每天不超過八英里,因為蘇軍裝甲部隊的後衛行動積極、機動能力強,在這種十分適於坦克行動的開闊地上,一天之內就要迫使入侵的敵行軍縱隊展開數次。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