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第1/2頁)
[英]艾伯特·西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並非每個黨衛軍成員都是戰犯,但黨衛軍裡確有大量戰犯和前集中營衛兵。總之,武裝黨衛軍的野戰部隊也抽調人員看守集中營,實施報復,包括殺害猶太人、共產黨人、遊擊隊嫌疑分子以及無辜的人質。對其他人的殺害是由黨衛軍特別行動隊和黨衛軍特遣隊進行。這些部隊是由海德里希的保安局和保安警察徵召和控制的。
希特勒是武裝黨衛軍的最高統帥,他的指揮是透過黨衛軍的一號頭目希姆萊執行的。沒有希姆萊的授權,黨衛軍任何一支部隊都不能譴散或進行戰略調動。黨衛軍軍官有權透過正式的黨衛軍渠道見到希姆萊。這樣,黨衛軍也就有權直接向上反映情況,而不受任何上級陸軍指揮部的約束。在軍事行動中,黨衛軍部隊受陸軍的指揮,不過只要可能,總是給他們執行單獨的任務。對他們特別強調宣傳作用,很多出風頭的事交給他們幹。但是,有時人們誇大了他們的軍事效能和重要性。一般情況下,他們計程車氣很高,但在戰術運用上卻常常出問題。按照輕視他們的德國陸軍的觀點,他們的作戰傷亡大而戰果小。總的看來,德國武裝黨衛軍的戰鬥力不亞於陸軍,因為他們有充足的武器裝備和狂熱情緒,這就彌補了它在軍事素養上的缺陷。大戰結束前夕,黨衛軍作了絕望的掙扎。他們認為一旦落入敵人或當地百姓手中,由於身上刺的明顯標記,很可能使他們死於非命。最後,德國總共增加到三十八個黨衛軍師和一些旅。別國的黨衛軍很多是沒有戰鬥力的。
原先,德軍中沒有類似蘇軍政委制度的獨立政治機構。大戰後期由於遭到日益增多的挫折,納粹黨骨幹(即督導官)被派到所有高階參謀機構,施加政治影響,鞏固政治上的信心。武裝黨衛軍最終成了制約陸軍的有效力量。無疑,為了保衛希特勒和納粹政權,它會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反對陸軍。透過希姆萊和他的軍官,黨衛軍和整個德國警察組織結成一體,1943年以後,它又與帝國和普魯士內務部掛了鉤。在這方面,希姆萊的黨衛軍這個獨立王國相當於蘇聯貝利亞的內務部。隸屬德國警察頭目希姆萊領導下的有穿制服和便衣的所有民警部門、邊防警察、國家秘密警察(即蓋世太保)、保安警察和保安局。保安局的頭目是海因裡希,此人原是一名海軍軍官,後來被迫離開海軍。保安局本來是納粹黨情報局,用來對付有其他政治信仰的德國人。它是民警組織的附加機構,其任務是刺探政治和軍事情報。它的工作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的情報局相重疊。後者的頭目是海軍的卡納里斯將軍,希特勒的政治和軍事組織與史達林的共產主義帝國這類組織有很多相同之處。
1941年6月,蘇聯仿效德國的軍事樣板成立了最高統帥部。1933年以前蘇聯一直是模仿德國,後來由於希特勒上臺,蘇聯和德國軍事上的聯絡中斷了。蘇聯的國防體制是陸海軍各有自己的人民委員部(即以後的各部)。空軍還不是單獨的軍種,而是陸軍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蘇軍最高統帥部這個組織與別的軍事強國的這種組織相似,它包括陸軍和海軍的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所屬機構和各主要兵種的監察和指揮部門。國防部有自己的情報組織,它是總參謀部的一部分,在全世界有間諜網,但不負責反情報工作。然而,蘇聯最高統帥部和軍事系統與外國根本不同的是,它把建制上的政治委員制度和秘密警察組織結合在一起。
軍隊裡的政治委員制度開始於十月革命時期。那時,一些可靠的共產黨員被派到軍隊裡監視作為軍事專家留在紅軍中的沙皇軍官中的可疑分子。營以上各級首長中都任命一名政委,他的級別和職權與這些軍官相同,對所屬官兵的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戰鬥力負責。這樣的政治軍官權力很大,其中包括可以否定指揮官的命令。政委與指揮官相比,其權力大小和地位高低要受蘇聯國內政治形勢的左右。到1934年,緊張的政治氣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