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既然現下太子尚無力獨斷綱行,那便揚長避短。仿照當年聖上天策府之例,組建自己地幕府班底,以求集思廣益。但有重大事項,均由幕府中群策群力,提出各類參考意見及解決方案,之後擇其佳者呈於聖上。自然便少出差錯。就是聖上得知,也必然高興殿下能知人用人,善採諸長了。”
李治有些猶豫地道:“如此能行自是甚佳,但建府一事。父皇會不會…”
盧鴻心中明白李治的意思,當年李世民便是靠了天策府的實力,才有玄武門之變,登上了天子之位。若李治也全盤照搬,難保李世民心中不會存疑。
盧鴻笑道:“殿下匆憂。雖然這幕府是仿天策舊例,但其規制全然不同。天策府諸將,文武全才,內可定策執行,外可領軍出征,權力頗大。太子這幕府。全然不參與執行,只管整理資訊、分析判斷並提出建議,便是如同太子的一個智囊團一般。便是聖上得知。必然也不會怪罪的。”
李治果然聽了盧鴻之言,在府中設立幕府,分為內外兩閣。內閣便是李世民指給他的幾位朝中重臣,如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以及盧鴻並在其中;外閣卻是由其自己選定地一些忠心的學士。以及盧鴻為他從國子監及太極書院中篩選的有各方面長項的精英之材組建而成。其主要工作。便是每日由朝廷內部訊息以及各家報紙上報道的訊息中,挑出需要李治重視的內容。經過整理、歸納、分析後,形成文字材料,並附上簡單地說明及方案,之後報於李治。在一些比較重大的事項上,也會提出多種解決意見以及需注意的問題,供李治參考。一些特別重要的,李治便會拿來與內閣諸老相商。
如此一來,果然立竿見影,現在李治再與李世民討論起一些大事來,心中有底,口中言語有理有據,一下子便如換了個人一般。
李世民知道這些情況之後,並未言語。但對李治地表現較之從前,顯然是滿意了許多。
當閆立德奉命造船的訊息傳開後,李治的外閣經過連續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為李治對出戰高麗一事,拿出了一份相當詳細的參考資料出來。這套資料可以說是集目前大唐對高麗資訊掌握之大成,幾乎包括了相關的方方面面,其中引用了大量的數字,具有極強的說服力。透過反覆對比各種方案的優劣,幕閣給出的最佳選擇應該是以威震之,以勢壓之,若仍不見效,則以大將精兵,快速出擊,打擊其氣焰,迫其臣服,是為上策。
若朝廷下定決心,欲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則應先期支援新羅,暫不投身其中。之後暗中調動人馬,按兵不動。在新羅滅亡之後,挑動高麗與百濟再起戰火。大唐坐山觀虎鬥,最後突然出手,一舉平定三國,將其納入大唐領土,建郡駐兵。此法雖然投入巨大,耗費時日,但亦為後世開立基業,解決隱患。
而現在大張旗鼓地出擊,時機並不合適。打下來後,大唐也難得利益,徒費人力物力,全為他人作嫁,實在是不智之舉。
李治便按照外閣提出地建議,又與內閣幾位重臣商議後,寫了一道非常長的摺子呈於李世民。李世民看過之後,沉思了很久,最後終於置於袖中,未發一言。
之後李治數次進言,雖然李世民均對李治相關見解讚賞有佳,但出征之意,卻從未動搖。
李治坐在盧鴻對面,臉上神色略帶沮喪。
“便是如此,父皇雖然稱讚我最近頗有長進,置閣之法是為老成之策,但在西征一事上,卻不肯聽從本王的建議。”
盧鴻聽李治訴完苦,臉上淡然無波,只是輕輕說道:“殿下無須沮喪。西征高麗一事,無論成敗,於我大唐根本並無太多影響。想來聖上心中早有定計,若想憑著太子三言兩語便能令聖上改意,本是絕無可能之事。”
盧鴻之言,其實李治也能想到。李世民是何等人物,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