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前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王易卻沒想到過,從王作口中得知,他的這位父親王雄誕曾經手中握過近二十萬雄兵,主持了江淮一帶事務多年,對歷史的影響來講,絲毫不比李子通、輔公祏能在江南一帶起浮過的人物小。
這樣的事是王易從來沒敢去想的,雖然說一直以來因為王作等人這般神秘的原因,讓他想著自己身份一定不簡單,但卻沒料到過自己的父親是曾經佔據江淮一帶,可以說大唐小半壁江山的人,這遠比什麼前隋的皇子身份來的更特殊,也更讓人有想像力。
王易也想著,若是當初他的父親有二心,圖謀自立,那憑藉著在江淮一帶經營多年的根基和實力,及長江天險,還有手上所握的近二十萬雄兵,想偏安一隅的話可能可以存在很長時間的。
如今退位為太上皇的李淵和當皇帝的李世民這對父子,再加上已經被李世民殺掉的李建成、李元吉一家子,在太原起事的時候實力遠不及他的父親王雄誕死前手握的兵力,如果想自立國號,並非沒有可能,即使被剿滅,李唐也要費不少的力量。
從王作剛剛所講的一些戰事經過中,王易也知道,他的這位父親是很有謀略的人,作戰勇敢,幾次擊敗李子通部時候,都是僅用了數千人,在出其不意中發動攻擊,致使人數佔優的李子通部迅速潰敗,並窮寇直追,最終在杭州將李子通擒獲。奇和快---這樣的作戰手段,讓王易想起一個在有唐一代直至整個歷史上都非常有名望的軍事將領---李靖,這位被喻為大唐軍神的著名將領,也是擅長此道的。
王易也胡思亂想著,若父親王雄誕沒有被輔公祏殺害,一道起事叛唐,李孝恭、李靖這兩位名將領十多萬兵馬來剿亂,父親親自指揮作戰,那人數相當的兩支軍隊,結果會是如何,有沒有可能發生奇蹟,父親指揮的軍隊擊敗李孝恭、李靖呢?
或許真有這種可能,至少杜伏威在往長安之時,敢於把軍政大事都交給父親王雄誕,說明這位已經在五年前冤死的父親能力確實出眾,剛剛王作也講了,父親數次救過杜伏威的命呢,沒有膽量和謀略,怎麼能做到這麼多的成就呢?
王易也想到,就是剛剛拿來與父親作比較的李靖,在貞觀初被封賞時候,只是一個縣公爵位,而父親在武德時候就被封以郡公爵,還有,杜伏威在到長安後,能得到這麼高的封賞,一定與他你父親這位能徵善戰有謀略者手握重兵的將領屯於江淮一帶有關,父親的能力與威望從此中也可見一斑!
王易剛剛聽王作也說了,父親身死後,江南士庶莫不痛哭流涕,從此間可以看出,父親在江淮江南一帶非常得民心的;還有,父親身死後多年,手下還有這麼多死忠之士隱伏著,保護著他和王曇這個小妹,並一直在做圖謀大事的準備,王作、王近及王臨、王南等人原本都是統御兵馬的將領,如今甘願做個隱身人,並全部改成王姓,甚至從事這個時代人最不恥的商業,這也從一方面講,父親的威望也是非常高的,非常得部下將領的愛戴,因為有他這個父親的後人在,他們一直沒有放棄起事的準備。王易想到他在這個世界剛剛恢復知覺時候,看到王作和王復在確認&ldo;他&rdo;已經恢復神智時候,那一副喜極而泣的樣子…
這些王易後世時候在小說、電影、影視裡看到的忠義情節,如今活生生就發生在身邊。
再者,從李世民剛剛下詔追贈情況看,左驍衛大將軍、越州都督,諡號&ldo;忠&rdo;的追諡,也頗有份量,這說明瞭父親王雄誕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父親王雄誕雖然已經身死多年,但留存的基礎卻還在,王易想著,若真的起事,以王雄誕後人的身份振臂一呼,那可能呼應者挺多,據王作所講,江淮軍的潰眾流落到各地的挺多,甚至杭州一帶都有不少流浪過來,若真的起事,杭州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