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夜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他不知道,因怛邏斯之敗從塔什干撤出中亞的1萬唐軍正沿納曼幹(今吉爾吉斯斯坦)進入安西四鎮之一的阿克蘇地區向青海進發,登上帕米爾高原直插天山最高峰海拔7435米託木爾峰,翻越穆素爾嶺亦即當年唐僧取經的絲綢之路上,突遇暴風雪,像乘上一塊神毯,消失得無影無蹤。
---------------------------------------------------------------------------
注1 高仙芝本高麗人,出身於將門之家。二十餘歲時即拜為將軍,到開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
時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爾吉特)與之聯姻,小勃律地處西域要衝,小勃律的轉向使西域諸國向唐朝進貢通道被堵死,於是&ldo;西北二十餘國皆臣吐蕃&rdo;。由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之吐蕃重兵駐紮於此,四鎮節度使田仁琬曾3次討伐均未成功(&ldo;安西都護三討之無功&rdo;)。天寶六載(747),唐玄宗任命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步騎一萬長途遠徵。高仙芝行軍百餘日,從安西出發,經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進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東北),再經過疏勒(今新疆喀什),翻過蔥嶺(今帕米爾),過播密川,抵達小勃律特勒滿川,最後會師於吐蕃連雲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連雲堡南面依山,北臨婆勒川,此時有吐蕃兵萬人防守。在激烈攻防戰中,唐軍斬五千人,活捉千人,獲戰馬千餘匹,衣資器甲萬計。吐蕃在小勃律屏障被高仙芝拔除。監軍邊令誠畏懼不肯行,仙芝留三千兵,讓邊令誠守城,自己率兵繼續深入,進逼坦駒嶺。坦駒嶺山口海拔4688米,是興都庫什著名險峻山口之一。登臨山口,須沿冰川而上,別無其它蹊徑。高仙芝終以千餘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
天寶八載(749 )十一月,吐火羅(在今阿富汗北部)葉護失裡伽羅(來自梵文)上表唐廷師國(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爾)王親附吐蕃,切斷了小勃律與克什米爾之間交通。失裡伽羅欲發兵擊破師國,請求唐朝調發安西兵助戰,來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進至大勃律。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奉命出軍,於翌年二月擊破師國,俘虜其國王勃特沒。
兩次艱難遠徵使高仙芝在西域獲得了極大聲譽,被吐蕃和大食譽為山地之王。高仙芝勝利標誌著唐代中國中亞擴張達到頂點。中國成為塔里木、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區佔有人和塔什干宗主,控制帕米爾山谷地區,成為吐火羅地區、喀布林和克什米爾保護者。高仙芝在庫車駐地上,儼然中國中亞總督。
上述‐‐大唐與阿拉伯世界怛邏斯大戰之前的中亞形勢。
4 飄去絲綢
4。飄去絲綢
-
這時在興都庫什(hdu kh ountas)雪嶺,四十騎雄兵甩掉穆斯林10000土軍,輕取捷徑,已昂然而入阿富汗境內!
道路窄狹叢險,依然馬蹄鐫鐫,軍旗飄飄,戰陣煌煌,這是漢人從中亞的撤退,儘管一路霜寒催迫,風餐露宿,阿拉伯和突厥人輪番截堵騷擾,但仍不失戰勝者尊嚴,大國威風!
-
&ldo;叮‐‐咚!&rdo;‐‐中亞細亞雪山叢林的鳥鳴聲在歡快地傳來----
一群喀布林犬,長耳,高70厘米,頭長、黑鼻、眼睛金色、眼角上揚,全身長厚呈絹絲狀被毛,嚴寒高地生長的afphan hound,用來狩獵瞪羚、狼、雪豹等動物,稱屬古老犬種,4000年前阿富汗繪畫中即有該犬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