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對待西夏問題上,范仲淹主張防禦,韓琦主張進攻,朝廷一開始接受韓琦意見,儘管事實不久就證明防禦比進攻更有效,但仲淹卻毫無芥蒂,與韓琦不但交厚,而且言深。新政失敗,仲淹對比他年輕的韓琦更是期待殷殷,希望他能夠早日回到宰執大任上來,展示了他那&ldo;以天下為己任&rdo;的博大襟懷和人格魅力。
范仲淹自奉節儉,妻子衣食,僅能溫飽,卻輕財好施。他的宗族多聚居蘇州,他在蘇州近郊購置良田數千畝,作為義田,設立義莊,贍養饑寒貧苦的族人,每日米一升,每年布一匹,學試嫁娶病醫喪葬都有贍給。範氏義莊對宋代以後的義田、義莊、義學做出了示範,加強宗族制度下人際關係的親和力。
再說富弼。司馬光稱讚他&ldo;溫良寬厚,凡與人語,若無所異同者;及其臨大節,正色慷慨,莫之能屈&rdo;。慶曆二年(1042年),契丹瞅準宋夏交戰之際,乘火打劫挑起邊界爭端,派遣使者向宋索要所謂關南之地。宋朝正被西夏折騰得焦頭爛額,更擔心與遼朝激化矛盾,落得腹背受敵的境地,想遣使赴遼,被選者都因恐遼症推諉不行。呂夷簡一直對富弼不滿,便讓他出使。好友歐陽修引用唐朝顏真卿出使見李希烈而被害的故事,希望富弼不要去,他置之不理,臨行對仁宗說:&ldo;主憂臣辱,我不敢貪生怕死!&rdo;
這年四月,富弼出使遼朝。遼興宗仍以武力相威脅,聲稱&ldo;遣使求地,求而不獲,舉兵未晚&rdo;,富弼針鋒相對的指出:&ldo;北朝難道忘了真宗大德嗎?澶淵之役,真宗若聽諸將建議,北兵就不會安然北返。現在北朝要打,能保必勝嗎?即便取勝,擄掠所得,歸於臣下,還是歸於人主?通好不絕,歲幣盡歸人主,臣下卻是一無所獲。&rdo;遼興宗被說得不住點頭,但仍要爭回祖宗的故地,富弼爭辯說:&ldo;晉高祖割地契丹,周世宗復取關南,都是前朝舊事。如要各復舊疆,恐怕對北朝不利。&rdo;至此,遼方在富弼還擊下,已完全理屈詞窮,只能進入議增歲幣的實質性談判。
七月,富弼帶著宋朝的國書與仁宗的口諭再次使遼。遼朝要求宋朝在所增歲幣的名稱上,改稱為&ldo;獻&rdo;或&ldo;納&rdo;。富弼據理力爭:&ldo;宋遼乃兄弟之國,宋帝為兄,遼帝為弟,豈有以兄獻弟之理!&rdo;遼興宗無法折服富弼,派劉六符使宋再議。富弼回朝奏明他在遼廷已拒絕獻納之說,對方已知理屈,萬勿答應其無理要求。但仁宗與呂夷簡急於講和以擺脫困境,在增歲幣銀絹十萬兩匹的同時,仍允許以&ldo;納&rdo;為名,自折了銳氣。富弼再次使遼,一次女兒死亡,一次兒子出生,都毅然不顧,慨然登程,顯示了公而忘私的感人襟懷。他在宋朝明顯不利的情勢下,不辱使命,在對遼外交上展現了卓越才能,次年就遷為樞密副使。其後,他在任宗至和二年與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兩度入相,與韓琦同為三朝重臣。
文彥博早在慶曆七年(1047年)就位至參知政事,年僅四十二歲。這年十一月冬至那天,貝州(今河北清河)發生了王則領導計程車兵起義。王則原是涿州(今河北涿縣)人,因饑荒流落貝州,投了駐紮當地的宣毅軍,當上了小校。為了消除人民的反抗因素,宋代改進了唐末五代以來的募兵制,用心良苦的把&ldo;獷暴之民收隸尺籍&rdo;,讓他們參軍吃糧,把民間桀驁危險的力量納入軍隊的管束。在宋太祖看來,凶年飢歲,有叛民而無叛兵,這種募兵制是消弭民眾叛亂的最佳方案。於是,饑寒交迫的農夫,遊手好閒的流民,都被投入了軍隊的大染缸。動亂根苗雖然暫時被轉移進軍隊掩藏了起來,但一旦有風吹草動的誘導因素,就會轉變為兵變形式爆發出來。宋代兵變相對頻繁,原因即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