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宗時期,京師和地方上建成了一大批官辦宮觀,朝廷就任命了相應官員去負責管理,與此同時,真宗又設立了一種與宮觀相關的榮譽性的虛銜,可以多領一份俸祿而不必赴任視事,這種官往往以提舉某某宮觀命名。宮觀官在真宗以後成為官僚隊伍中一個特殊系列,一方面說明瞭宋朝政府與道教的密切關係,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冗官和冗費的嚴重程度。
與此同時,在大中祥符五年&ldo;聖祖&rdo;降臨以後,真宗就命王欽若、曹谷和張君房整理新道藏。四年後,新道藏基本修成,命名為《寶文統錄》;天禧三年(1019年),經增補共計四千五百六十五卷,抄錄了七藏,真宗重新命名為《大宋天宮寶藏》,在道教史上倒有著重要的地位。
自大中祥符元年起,真宗導演的神道設教的鬧劇真可謂一年一個樣,他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導自演的腳色之中了。《宋史&iddot;真宗紀》評說澶淵之盟以後的天書封祀是&ldo;一國君臣如病狂&rdo;。明代李贄也說:&ldo;堂堂君臣,為此魑魅魍魎之事,可笑,可嘆!&rdo;
然而,當一國君臣都炫耀&ldo;皇帝的新衣&rdo;時,還是有人大聲說出真相。早在天書首降之際,龍圖閣待制孫奭就引用孔子的話說:&ldo;天何言哉!豈有天書?&rdo;西祀汾陰時,他上書指出,所謂祥瑞是欺天愚民惑後世,還警告真宗:&ldo;不念民疲,不恤邊患,安知今日戍卒無陳勝,饑民無黃巢?&rdo;當真宗要去祭祀老子時,他提醒真宗應當牢記唐明皇后期遭受安史之亂的教訓。名臣張詠多次指名抨擊王欽若和丁謂,他臨終上表還要求真宗先斬丁謂之頭置國門以謝天下,再斬自己之頭置丁氏之門以謝丁謂。真宗對這些激烈的反對意見,採取了既不採納也不追究的方針,他還沒有徹底昏頭。
乾興元年(1022年),真宗去世,天書也都隨葬入陵,結束了長達十五年的天書鬧劇。《宋史&iddot;真宗紀》說:&ldo;仁宗以天書殉葬山陵,嗚呼賢哉&rdo;,仁宗這年僅十三歲,當時是真宗劉皇后垂簾聽政,這一決定應該是她做出的。不過,劉皇后做出這一決定,並不是出於對天書封祀的憎惡,而是為了滿足真宗生前的追求,說不上賢明,這有後事為證。仁宗天聖七年(1029年),玉清昭應宮遭雷擊起火,焚毀略盡,他曾哭著表示要重修新宮,大臣們都以&ldo;天變來警&rdo;加以激烈的反對,才不得不打消原來的主張。
這場天書鬧劇對真宗朝政治和財政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政治上,大中祥符以後,真宗一再熱衷&ldo;祥瑞&rdo;粉飾太平,對朝政興革卻無所用心,聽任王欽若和丁謂等&ldo;五鬼&rdo;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真宗晚年更是神魂顛倒,甚至滿口胡話,在真宗迷信的長期暗示作用下,他自己也進入了迷狂狀態,朝政大事多由皇后劉氏決斷。
在財政上,東封泰山耗費八百餘萬貫,西祀汾陰耗資更增二十萬貫,這還不計亳州之行。營造玉清昭應宮缺少具體的支出記載,但僅雕三座塑像就用去金一萬兩,銀五千兩,則二千六百十座建築的糜費可以想見。倘若將京城景靈宮、太極觀和各地宮觀都計算在內,其費用之大恐怕不是幾千萬貫所能打住的。真宗前期,進過近四十年的經濟恢復,天下富庶,財政良好;由於裝神弄鬼的折騰,幾乎把太祖太宗的積蓄揮霍殆盡,到其晚年&ldo;內之蓄藏,稍已空盡&rdo;,留給後人的是一個空殼子。
細說宋朝24:天禧的宰執和政爭
天禧共五年,是宋真宗倒數第二個年號,他的統治也進入了晚年。
大中祥符前四年都是王旦獨相,後五年他與向敏中並相。王旦有宰相之器,群臣奏事,他從容言來,一錘定音。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