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一,從太祖的作為看。正因為只是口頭遺言,而不是書面誓約,太祖始終沒有舉行定儲之舉。但到開寶六年,德昭已二十三歲,也到完全可以繼位的年齡,一向秉承母意的太祖才斷然拒絕趙普的建議,按前朝慣例將光義晉封為晉王,確定其準皇儲的地位。由於不是正式定儲,皇位傳承仍可能存在著變數。太祖的舉動正說明他在皇位繼承問題上是受母意約束的,但又不必像履行書面誓約那麼循規蹈矩。
其二,從趙普的作為看。他作為誓約的監督署名者,如果說太祖時期不敢洩漏事尚在理,但到太宗即位六年間,自己分明失勢,為何不上書言明以邀主歡呢?這也反映當時並沒有成文的誓約。
此說為何此時出籠。金匱之盟是太平興國六年炮製出籠的,其誓約見諸史乘最早是神宗鹹平二年(999年)重修的《太祖實錄》(即《新錄》)。《新錄》還說約誓時太宗也在場,這是連編謊都編不圓。倘真如此,太宗對趙普的銜恨和致歉都無從解釋。何況太宗即位時不宣佈,太平興國五年九月修成的《舊錄》也不載其事,既表明《新錄》所謂太宗在場純系妄說,也反證金匱之盟的出籠卻在《舊錄》修成以後。
金匱之盟是密約,藏之宮中,密無人知,三個當事者中只有趙普還健在,而他給太宗捅破此事的方式仍是密奏。也就是說,只有趙普與太宗兩人知道此事,他們聯手做手腳,別人誰都難以否證。對太宗說來,迫害廷美,傳位子嗣,都需要趙普這樣元老級的開國元勛的支援和謀劃;而以趙普的政治經驗,當然知道太宗肚裡淌的是什麼壞水,也知道這是改變自己&ldo;日夕憂不測&rdo;處境的唯一機會。於是,他孤注一擲,偽造了金匱之盟,作為輸心效忠的入場券,為太宗不正常的繼位找一個合法的根據,以藉機東山再起,恢復失去的權勢。正是在這一節骨眼上,兩人一拍即合,金匱之盟應運而生。
再說誓約內容如何。若杜太后真有口頭遺囑,三傳約的可能性最大。但太平興國六年,金匱之盟剛由趙普炮製出籠時,肯定不是三傳約,而只可能是獨傳約。倘是前者,無疑在宣傳秦王廷美應是當然的皇位繼承人,簡直在為即將進行的迫害廷美的陰謀自設障礙,任誰也不可能如此愚蠢。獨傳約突出太宗,一方面為逆取太祖之位、逼死太祖之子的太宗進一步確立合法的地位,打上了一針強心針;一方面也樹立了趙普&ldo;顧命大臣&rdo;的高大形象。只有當廷美死後,三傳約形同廢紙,才可能在士大夫之間流傳開來,因其時已是太宗一系獨傳的天下了。
趙普以金匱之盟重新換取了相位,其任相次日,秦王廷美就感到壓力,要求列班在趙普之下,而以其準皇儲的地位是可以位居首相之上的。次年三月,有人&ldo;告發&rdo;廷美準備在太宗前往慶祝金明池的水心殿落成之際犯上作亂。太宗假意不忍心張揚其事,罷去廷美開封尹,將他調到洛陽任西京留守。與此同時,與廷美往來密切的一批文武臣僚都因&ldo;交通秦王&rdo;而貶官流放。
不久,趙普向太宗報告,調查到盧多遜與秦王廷美勾結事。盧多遜立即被罷相下獄,審訊下來,盧多遜與相關人等都表示&ldo;伏罪&rdo;,具體罪名是盧多遜派中書屬吏向廷美密告高階機密,還效忠道:&ldo;願宮車(指太宗)早宴駕(指死去),盡心事大王。&rdo;廷美也表示&ldo;願宮車早宴駕&rdo;。於是盧多遜被削奪一切官爵,連同家屬流貶崖州(今海南崖縣),趙普終於出了口惡氣。有關牽涉本案的屬吏和證人都被斬首在都門之外,來個死無對證。廷美則被勒令歸私第,他的兒女也不再稱為皇子皇女,他在朝中的勢力也被徹底掃盡。
五月,繼廷美出知開封府的李符迎合太宗旨意,上奏說廷美銜恨怨望,&ldo;乞徙遠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