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冷冷一笑:&ldo;調兵遣將,拱衛京師,那是你尚書省的本分之職,還要朕下特敕不成?&rdo;
蕭瑀被這不冷不熱的言語噎地一愣,討了老大一個沒趣,訕訕地退到一邊不再發言。如此老臣都碰了釘子,皇帝明顯心緒不佳,封倫本欲進言,但皇帝言語之中對尚書省頗為不滿,實際上連他也掃了進去,嚥了咽吐沫,他還是打定主意不開口。
貞觀皇帝沉了片刻,方才開言道:&ldo;今日晚間,朕將在這顯德殿裡召集朝廷最高軍務會議。目下內憂外患並起,究竟是先平李藝的叛兵還是先對付突厥賊寇,朕想先聽聽你們這些宰輔們的意見!&rdo;
&ldo;先安內而後攘外,此為常識!&rdo;自入殿以來一直緘口不言的兵部尚書杜如晦乾脆利落地答道。
&ldo;哦!&rdo;李世民瞥了他一眼,卻沒有說話,掃視了一眼其他的臣子,&ldo;你們呢?也都這麼以為?&rdo;
沒有人答話。
&ldo;陳公,你怎麼看?&rdo;皇帝點名問道。
陳叔達恭恭敬敬向前走了兩步,面色肅容道:&ldo;臣於兵事素非所長,值此危急存亡之季,不敢妄言。不過臣以為兵法是死的,人卻是活的,此刻應詳析兩事,分出輕重緩急。無論是安內還是攘外,哪一個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便應優先議處,哪一個可緩上一緩便暫且置後,似此方是應變之道。&rdo;
李世民聞言笑了笑,依舊不表態,卻將目光轉向了高士廉,高士廉急忙躬身道:&ldo;臣以為京師安危遠重於涇州一郡之地。李藝反叛,固然緊要,然則其畢竟不敢公然竄犯長安,故而臣以為應首先加強京兆防衛,以防敵寇趁朝廷不備威脅皇上和太上皇聖駕!&rdo;
皇帝又掃視了一番眾臣,繼續點名道:&ldo;王珪,魏徵,你們說呢?&rdo;
王珪面色凝重地道:&ldo;臣非將才,杜公高相所言,孰優孰劣,不能分辨!&rdo;
魏徵則神色坦然道:&ldo;此事重大,而今慣戰之將均不在御前,臣請陛下宣江夏王及候君集、劉弘基等人入宮,詳議之!&rdo;
貞觀皇帝笑了笑:&ldo;現今在場的沒有一個通兵事,這一層朕曉得。至於江夏王等諸人,朕是要召他們入宮的,不過不是現在……&rdo;
他緩了口氣,繼續說道:&ldo;從整體戰局而言,不剿滅李藝叛匪,朝廷便不能一心一意對突厥用兵,涇州戰略重地,如今門戶洞開,形勢危殆,是以如晦所言,不為無理。而突厥數十萬大軍如今已越過邊境,十數日可抵渭水,長安為京師,自然也萬萬不容有失,是以高公所述,亦不為無理。這兩件事情,看似兩件事情,實際上是一回事……&rdo;
他冷電似的目光忽地飛快地掃視了群臣一眼,放緩了語氣道:&ldo;朕知道,雖然今日裴寂不在御前,你們當中也還有人和他主意類似,主張遷都以避。其實這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持遷都之議者也是實心為國之人,也沒什麼好忌諱的。點上奏對,沒什麼對與錯,只要是於國家有利之策,朕均會俯允。&rdo;
他苦笑了一聲:&ldo;朕甫登基,李藝便叛了,突厥竟起傾國之兵來犯,就像是說好了似的;他們到還是真給朕面子啊!竟似存心不讓朕做好這個皇帝!&rdo;
他鼻孔中發出了&ldo;哼&rdo;的一聲,冷然道:&ldo;朕不向他們低這個頭,朕不向任何人低頭!要反的朕擋不了,要來的朕也阻不住。既然人家出招了,朕接著便是……&rdo;
他扭轉頭厲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