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力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尼克森說:&ldo;我們美國人是願意自己乾的人民。在那個時期,我們卻不懂得:我們不能替南越人打贏這場戰爭;歸根結蒂,南越人還得由自己來打贏戰爭。美國魯莽地進入越南,試圖按我們的方法打這場戰爭,而沒有認識到,我們的使命本應是幫助南越人民加強軍隊,使他們能在戰爭中取勝。&rdo;
&ldo;我在任總統以前,同一位亞洲國家領導人交談時,&rdo;尼克森在回憶錄中寫道,&ldo;他明確地指出當時美國對南越政策的弱點:&l;在你們設法幫助另一個國家捍衛其自由的時候,美國的政策應該是幫助他們打仗,而不是替他們打仗。&r;這正是我們在越南所犯的錯誤。正像南越副總統阮高其後來所說的:&l;你們奪走了我們的戰爭。&r;&rdo;
尼克森接著寫道:&ldo;我在1969年上任的時候,美國對越南的戰略顯然需要做根本的修改。我的政府決心制定一種能結束美國對這場戰爭的捲入並能使南越勝利的戰略。&rdo;
當時尼克森制定的&ldo;戰略目標&rdo;是:
‐‐改變從1965年至1968年期間戰爭&ldo;美國化&rdo;的狀況,集中力量實現&ldo;越南化&rdo;。
‐‐優先開展綏靖活動,以使南越人更能擴大對農村地區的控制。
‐‐摧毀敵人在柬埔寨和寮國境內的庇護所和供應線。
‐‐用一種不會使南越垮臺的方式,從越南撤出50萬美軍。
‐‐談判停火協議和一項和平條約。
‐‐表明如果河內違反和平協議,我們願意並決心支援我們的盟國;向南越保證,它將繼續得到我們的軍事援助,就像河內從它的盟國蘇聯以及從中國得到的軍事援助那樣。
1969年7月25日,也就是在尼克森進入白宮半年之後,他以總統的身份第一次訪問越南的途中,在關島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他在會上闡明瞭後來被稱之為的&ldo;尼克森主義&rdo;。所謂&ldo;尼克森主義&rdo;就是尼克森出任總統後,面臨國際形勢的重大變化和美國內外交困的嚴重危機,對美國全球戰略作的一次重大的調整。
1969年7月25日,尼克森發表關島宣告,提出美國收縮戰線、越南戰爭越南化、用亞洲人打亞洲人的&ldo;新亞洲政策&rdo;。
1970年2月,尼克森發表對外政策報告,把新亞洲政策推廣於全世界,並提出對外政策三項原則‐‐&ldo;實力地位&rdo;、&ldo;談判時代&rdo;、&ldo;夥伴關係&rdo;,作為&ldo;新的和平戰略&rdo;的三大支柱,即在實力地位的基礎上同蘇聯談判,在對盟國的政策上從發號施令轉到更多的強調夥伴關係。同時,對軍事戰略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將甘迺迪政府和詹森政府推行的靈活反應戰略和逐步升級戰略,改為現實威懾戰略,放棄&ldo;兩個半戰爭&rdo;的理論而改為&ldo;一個半戰爭&rdo;,在保持充足的核力量和相對的核優勢的前提下提高常規力量,減少亞洲駐軍,加強歐洲兵力。
1971年7月6日,尼克森在堪薩斯城發表講話,提出世界上有&ldo;五大力量中心&rdo;,即美國、西歐、日本、蘇聯和中國,宣佈&ldo;變化不定的多邊外交活動新時代&rdo;的開始,企圖在美國國力不足的情況下,施展均勢外交,加強自身地位。尼克森在實施這一政策的過程中,結束了對越戰爭,開啟了同中國的關係,對蘇關係從&ldo;冷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