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哭笑不得的泰勒回通道:
&ot;喬治!如果你在中國南方過打仗,就會知道,中國兵現在還戴著標準的德國鋼盔!這是歷史形成的…如果我有朝一日能帶這支傘兵去歐洲打仗,或許會考慮你的船形帽。可眼下中國戰場適合這種有簷的軍帽。我的兵不喜歡沉重的鋼盔……&ot;
(287)
北太平洋。千島群島。
堪與瓜島爭奪的殘酷程度相提並論的血腥戰鬥,從1943年8月開始。
部分北上的日軍聯合艦隊終於到達,對新知島機場的夜間炮擊強化了。
美軍空中優勢在夜間難以發揮,潛艇攔截也時有疏漏。
在艦隊對抗中,經過長期夜戰訓練的日本海軍夜戰技巧,抵消了美國炮瞄雷達的優勢,盟軍傷亡增大,艦艇也出現損失。德撫、新知兩島之間80英里的海域,由於大量沉船,而被稱為繼所羅門&ot;鐵底海峽&ot;之後的&ot;第二鐵底海峽&ot;。
為改善這種局面,哈爾西將軍決定,奪取新知島西南方向60英里的兩個無名島,設定搜尋雷達,拉開新知島機場的預警縱深,以便提前發現敵人。
這任務被卡爾迅爭取到手。
1943年8月10日深夜,卡爾迅帶中國兩棲聯隊,乘坐新生產的快速登陸艦,抵達無名島近海,用lvt-4&ot;水牛式&ot;履帶兩棲登陸車搶攤登陸。消滅了百餘人的日軍守備隊;後續工兵隨即在無名島上建立了雷達站。
美軍預警能力大大改善。日本各種海空攻擊行動於是被提前發現和預報;新知島防衛再次處於有利態勢。
8月18日、22日,依靠雷達情報,美軍先後擊沉了日本4艘運兵船。
由此,對無名島的瘋狂爭奪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50天裡,位置靠後的新知島,打退了日軍12次登陸;而同期,前沿無名島則粉碎了79次大小進攻。
無名島距離日軍據守的德撫島很近,只有兩小時航程。除炮火攻擊外,每天都有日軍登陸行動,規模大小不等。
為躲開美國空中打擊,日軍登陸多在夜裡進行。
中國兩棲聯隊在無名島上進行了大量坑道作業,以建立可靠的防禦工事。22天裡他們打退敵人40次以上的登陸企圖,每次都冒著密集的炮火。
雷達也被多次摧毀,又短時間修復。
整整3周,1500人的中國兩棲聯隊減員已達半數,不足800人了。
聯隊長陶勇中校犧牲當天,卡爾迅終於向哈爾西中將激動地請求:
儘快替換這支部隊!以便給中國第一支兩棲兵種保留一批獲得實戰經驗的寶貴種子。今後對日本的其他登陸戰,還需要他們大力參與。
哈爾西體恤下情,第二天就派上來兩個美軍戰鬥營,其中就有卡爾迅的老部隊--海軍陸戰隊&ot;工合&ot;營。卡爾迅督促著中國士兵撤離後,又留下,向新換防部隊介紹情況。
就此,他被滯留在無名島上。
(288)
海軍陸戰隊隨軍記者吉姆&iddot;盧卡斯在他的《戰地記者》一書中,記述了他採訪無名島爭奪戰過程中的若干場景。
那都是士兵和軍官們的談話記錄:
--除了瓜島那種難忍的酷熱,我們在這兒是什麼都趕上了。
……每天夜裡,先是一陣天崩地裂的巨響,敵人炮火就把海岸線的一段變成火海。濃煙消失後,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先前樹木蔥鬱的岸邊,變成一片荒涼、亂七八糟、塵土覆蓋的廢墟。
…&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