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珅乘乾隆正怒,又奏曰:&ldo;奴才看後面竟有大行皇太后的名諱。&rdo;和珅把&ldo;皇太后&rdo;三字念得最重、最清晰。乾隆在逝母的悲哀中還沒解脫出來.看著這些不敬的字眼本已恨怒,一聽又有冒犯太后的字眼.憤怒到了極點,道:&ldo;領旨,即拘王錫侯,立斬,全家抄沒,妻兒流放官賣。&rdo;和珅又道:&ldo;想那巡撫海成,身為一省長官,竟未看出《字貫》中的悖逆不道,這明明是對王錫侯心存袒護,也太過失職,藩桌諸司,也難逃其責,這些官吏,為政怠惰極是明顯,若不整治,官吏儘是聾聵瞎眼之輩,這天下豈不滋生出更多的肆無忌憚之徒!若任他們說東道西,不聞不問,大清朝的威嚴何在?&rdo;乾隆一聽竟然連蹦帶跳,大罵海成。於是乾隆又渝沼天下道:&ldo;海成對此悖逆之事,竟然雙眼無珠,茫然不見,僅請革去王錫侯舉人,以便審擬,實屬天良盡昧,負朕委任之思。&rdo;
最後朝廷決定:由和珅迅速列出違禁書目頒行天下,江西巡撫海成,擬斬侯;江西藩臭兩司,皆失於昏眩不察,實在難逃其責,把他倆削職為民;兩江總督高晉。降一級留任。
本來,封建帝王的權威是至高無上的&l;皇帝的名字,百民必須避諱,這是自古如此,王錫侯豈能不知?但是他寫的乃是一部字典,怎好避諱?另外王錫侯是出於好心,恐伯年輕人不知避諱,故於書中開寫,使人人知曉,實在沒有做大逆不道的事。而且,乾隆對避諱的事一向極寬容,曾說:&ldo;避名之說,乃文字末節,聯向來不以為然,也不刻意那些新進之後及村野無知者避諱。&rdo;而和珅&ldo;醉翁之意不在酒&rdo;,想藉此殺雞儆猴,顯抖自己的威風,便把乾隆的怒氣挑撥煽動起來。
揚州府東臺縣有個書生叫徐述夔,原名庚雅,字孝文,乾隆三年中過舉人,也做過一任知縣。但他自恃才高,說自己若生在明朝,必有如唐順之、董其昌一樣顯貴揚名,此
時又看了呂留良的一些著述,於是對滿清更憤怒,說:&ldo;剃頭有什麼好看的,醜死了,前邊剃了,後邊拖著根長辮子,跟驢尾巴一樣。&rdo;又說;&ldo;頭髮是身體的一部分,受之父母,怎可隨意剃去?&rdo;於是便為一個學生起名叫徐首發。這徐述夔整日吟出許多詩句,對當朝流露出強烈的不滿,嚮往那想生活而又未曾生活過的明朝。感嘆:&ldo;江北久無乾淨土。&rdo;又說:&ldo;舊日天心原夢夢,近來世事並非非。&rdo;他這樣做,自己沒引來殺身之禍已為萬幸,偏偏他的兒子也步其父後塵,其子徐懷祖把他的詩歌編為《一柱樓詩》刊印發行。
乾隆四十二年,徐懷祖也走向黃泉。去世前,他用二千四百兩白銀買了鄰家蔡耘的田地數頃。徐懷祖死後,蔡耘與堂兄蔡嘉樹忽然說徐家買的地裡有蔡家的祖墳,要求贖回,但卻只交贖銀九百六十兩,且非贖不可,要挾說:&ldo;若不同意,一定把《一柱樓詩》揭發出來。&rdo;徐懷祖的兩個兒子徐食田、徐食書恐怕整日只知道&ldo;食田&rdo;、&ldo;食書&rdo;,而不知&ldo;食人&rdo;、&ldo;食世&rdo;,竟天真地一起商量道:&ldo;與其讓他揭發出來,不如自己先獻出來。&rdo;於是將刊印之書及手抄原樣,獻於縣令,東臺縣令認為此事並不算多麼重大,也就草草處理了事。哪知蔡嘉樹、蔡耘都是飽讀詩書的人,知道在這件事上必能奪了那塊地,而且必能邀功請賞,於是蔡嘉樹等又把此事告到省裡。此時劉墉任江蘇學政,見到詩後,認為大逆不道,急忙給皇上寫了奏摺。皇上看罷,交手和珅。和珅想,這個功勞要從劉墉手裡奪回來,起碼也要瓜分點出來,更要透過此事顯出自己的本事和威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