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大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辰這個總督是二品,而副都統則是從一品,因此吳辰稱起下官來一點兒愧色都沒有,更何況這個副都統如今被打的屁滾尿流,吳辰自稱下官,還有那麼一點兒諷刺的意思。
&ldo;哦。&rdo;蘇克薩此時的心情五味俱全,既有羞愧,又有大難求生後的慶幸,既有對吳辰的蔑視,又不知該不該感激這個漢人,畢竟如果不是這個傢伙趕來救援,自己恐怕早已變成冰冷的屍體了,他心不在焉的道:&ldo;原來是吳大人,這一趟還多虧了大人及時救援,否則……哎……&rdo;蘇克薩嘆了口氣,心知自己這一敗,雖然求了生,但是這羞辱卻一輩子都難讓他抬起頭來,在幾個時辰之前,他還是桀驁不馴的副都統,是目空一切的慈禧外侄,可是現在,卻如霜打的茄子,那傲氣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吳辰一臉驚異的道:&ldo;大人何出此言?&rdo;他頓了頓:&ldo;這一切都是大人定下的計策,吳某不過是依令行事罷了,大人神機妙算,早就猜測出敵人會在此設下一支伏兵,就在昨日,您還向吳某人授計,大人自願做前鋒,讓吳某人引一軍在後,由大人引出叛軍的前鋒,再由吳某人腹背擊之,應當是吳某人向大人稱謝才是,這些叛軍人數眾多,且詭計多端,若不是大人定下此策,如何能有此大勝?&rdo;
蘇克薩愣住了,他一時間沒有轉過彎來,但見吳辰說的跟真的似的,心裡除了慚愧,突然預感到了什麼。原本他是輕敵冒進,被叛軍伏擊損失慘重。可是吳辰的口裡說出來,倒是彷彿是他神機妙算,甘願帶兵為前鋒,引出伏兵,再與吳辰裡應外合,這個事只要吳辰一口咬定,誰也不知裡面的玄機,而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他蘇克薩,從敗軍之將變成了運籌帷幄的統帥,從敗軍之恥到赫赫戰功,只是……蘇克薩疑竇的望了吳辰一眼,這個吳辰為什麼要將這炙手可熱的戰功讓給自己,是向自己示好嗎?亦或是另有什麼圖謀?
蘇克薩並不是個傻子,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但是隨即一想,又釋然了,他的處境已經壞的不能再壞,這個姓吳的傢伙又能害到自己什麼?
吳辰在旁笑嘻嘻的道:&ldo;請功的摺子還得蘇克薩大人來寫,屆時大人一定要記得給吳某人潤色一筆。&rdo;
蘇克薩總算明白了吳辰的用心,遂也跟著大笑起來:&ldo;一定,一定,吳兄弟是好漢子,我蘇克薩承你這份情。&rdo;
吳辰的小算盤精著呢,這種平叛的功勞對於他來說一點兒用處也沒有,畢竟他是天高皇帝遠的土霸王,叛亂也是他引來的,可是對於蘇克薩來說,卻極為重要,乾脆將這份功勞送給他,蘇克薩立了功,北京城裡的那個老女人臉上也有了光,畢竟蘇克薩是她的外侄,大家的面子都過去了,吳辰擅自攻打漢城,廢除閔妃的事還有誰會追究?更何況蘇克薩一旦承了吳辰的情,他還好意思在朝鮮跟他翻臉嗎?只要不翻臉,不引起衝突,恭親王的驅虎吞狼的計策就會落空,吳辰在北韓的地位也就穩固住了。好處還不止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吳辰的政治力量也得到了鞏固,至少在朝廷裡又多了一個能夠為自己說話的角色,將來總能用的著。
其實吳辰也一直苦惱,為了在朝廷裡安插人,先是送銀子給恭親王和李蓮英,恭親王這傢伙是說翻臉就翻臉,一點兒餘地都沒有,這李蓮英都是信守了承諾,可是這老閹貨也是見風使舵的主,真要出了事,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撇清關係的。李鴻章這傢伙亦不是什麼好鳥,能夠指望他信守中立不偏不倚已經算積了大德了,指望在刀尖上去保他吳辰,門兒都沒有,棄卒保帥,原本就是這些官油子的拿手好戲。
而蘇克薩不一樣,他是那個老女人的嫡系,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