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化邦沒有立即作出反應,他看看張樂行,試探著問道:
&ldo;沃王對這個計策有何看法?&rdo;
張樂行認認真真思考一會兒,強撐著身子要坐起來,張禹爵急忙扶起父親,讓他坐好。張樂行這才說道:
&ldo;領兵打仗非同兒戲,你們倆兄弟還年輕,提出作戰方案看似具有戰略眼光,實際上都是紙上談兵,任何事不是一廂情願。我們想怎樣就怎樣,應該注意大局,從全域性看問題。翼王石達開率軍出走,從湘南入雲貴到四川,準備在四川建立根據地,發展勢力然後從川北進人中原奪取京津。四川有肥沃的成都平原,四周地勢險要,內部良田肥沃,是聚草屯糧養兵的好地方。石達開也希望自己有三國劉備的天時,與洪秀全和滿清三分天下,結果呢?他在大渡河一役全軍覆沒,自己也被俘遇害。&rdo;
張樂行說到這裡,十分痛苦地咳嗽幾聲,緩緩地嘆口氣:
&ldo;任何事情不是自己設想的那麼美好,計劃跟不上變化啊!&rdo;
&ldo;父王,你先休息一會兒吧。&rdo;張禹爵見父親十分疲勞急忙勸說道。
張樂行搖搖頭,&ldo;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捻軍都是淮北人,誰不戀家,故土難移啊,何況許多兄弟的妻兒子女都在淮北地區,拋妻別子於異地,誰樂意呢?在家鄉周圍一帶做事也有基礎,容易招兵招人,到了異地誰聽咱的,異地欺生,你行軍的糧草也不容易採購。&rdo;
張禹爵知道父親不贊成自己的做法,他又傷勢太重剛剛甦醒,不想讓他說得太多便安慰父親說:
&ldo;這事暫且放著,等父王傷愈後再慎重商討吧。&rdo;
任化邦的想法和張樂行的觀點差不多,他也安慰說:
&ldo;我們先惕防著僧格林沁的動向,等到沃王傷好後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方案。&rdo;
張禹爵走了出來,張宗禹也急忙追了出來,從後面喊道:
&ldo;禹爵,這次你一定要拿定主意說服叔父,不能讓他像上次一樣再失誤了,如果再被清圍住,可能更慘。經過雉河集一仗,損失慘重不說,突圍出來的將士精神也大多萎靡不振,感到前途暗淡,土氣不振是作戰的大忌,比兵敗還可怕,不能不提醒叔父。&rdo;
張禹爵點點頭,&ldo;我正是見士氣低落才想到戰略轉移,暫且避開清軍主力轉到清軍守衛空虛的地方調整兵馬,可父王聽不進我們的勸說,一時又不能說服他,我實在不知怎麼辦?&rdo;
&ldo;我倆再同陳大喜,邱遠才商量一下如何呢?把咱的想法告訴他們,看看他們的態度?&rdo;
&ldo;這樣也好,只要邱遠才與陳大喜同意我們的主張,父王不得不慎重考慮我們的建議了,再加上雉河集慘敗的教訓,我想父王應該接受咱哥倆的主意。&rdo;
張宗禹與張禹爵找到陳大喜和邱遠才,把他們的主張告訴兩人,陳大喜和邱遠才都十分贊同,一致認為這是當前唯一可以挽救他們這支捻軍的可行辦法了。但當他倆一聽沃王並不贊同時也十分失望,最後,他們在張禹爵的鼓動下,決定一起去勸說沃王張樂行,看他能否聽從眾人的意見。
張樂行的傷勢逐漸好轉,能夠下床走動了。
這天,張禹爵、張宗禹、陳大喜和邱遠才四人一同來見張樂行。張樂行一聽陳大喜和邱遠才也同意兒子的主張,揮師西進,深入陝南與那裡的太平軍匯合,他知道這是兒子和侄兒兩人暗鼓動的結果,十分生氣地訓斥說:
&ldo;你們兩人跟隨我多年,對於領兵打仗還能沒有一點長進嗎?怎能聽從兩個娃娃的躥掇呢?他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什麼事都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