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明顯,吳雲發表的二十餘篇論文具有非常巨大的應用價值,因為他不僅僅是闡述或證明問題,而是在創造一種完全不同的數學方法,他正在或者已經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理論,這種理論不但在地球是首創,對於羅蘭和亞克多而言。也是聞所未聞。
在這股浪潮的推動下,吳雲終於在年底完成了最後的準備‐‐創造出全新的數學方法,並借著聖誕節發出了今年他最後的一篇,也是他今年的第28篇論文‐‐論證歌德巴赫猜想。
在這篇文章中,他使用了5種自己創造的數學方法來證明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數學問題,事實上,之前的努力有一大半就是為了現在這個時刻,經過半年的積累沉澱,吳雲終於成功的掀起了海嘯,讓這個世界都為之震撼,當吳雲的論證被承認之際,這則訊息立即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頭條封面之上,對於一切關心著世界的人們而言,那一剎那的震撼絲毫不亞於北京獲得奧運舉辦權的一刻,甚至猶有過之。
也許有太多人不明白什麼是&ldo;歌德巴赫猜想&rdo;,也許有太多人不明白吳雲為何如此的炙手可熱,也許有太多人不明白科學界為何有如此強烈的地震,但他們只要明白又有一個偉大的人物誕生了,這,也就足夠了。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再次見證了神秘東方的神奇,對於中國人而言,尤其是新生的年輕一代,他們得到了一次彌補缺憾的時刻,現在他們終於可以理解祖輩在許海峰出現時,在陳景潤出現時,在神州五號起飛時,在中國申奧成功時的那種欣喜若狂了。
乘著週末時光,《紐約時報》用一整張頭版外加數十頁版面詳細的敘述了吳雲的生平和其所做的研究,而《人物》則祭出了他們的封面;在歐洲發行量最大的德國《圖片報》銷售再次彪升,因為他們刊登了吳雲幾乎所有的照片(大小圖並茂);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日本《讀買新聞》用頭條和數十篇評論再次橫掃報刊界。而作為文章的首發期刊《歐洲數學快報》在加印了10萬份後依然被搶購一空,第二次的10萬份再次遭受了同樣的命運,短短的一週就加印六次,這對於任何一種雜誌都是難以想像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忍不住好奇的人們,他們迫切的想知道關於吳雲和歌德巴赫猜想的每一部分,許多人根本看不懂其中的公式數字,但他們將此當作娛樂雜誌來欣賞,作為收藏品來收藏,作為談資來記憶。
即便是一向反映遲鈍的中國媒體也親自派出了記者團,以強大的陣容奔赴各地,力求得到吳雲的每一份資料,從小到達的全部經歷,並不惜筆墨口舌的在各種媒介上將此公之於眾,吳雲不勝其擾,遁回父母家中。
因為吳雲的生活太過簡單,所有的媒體都將他在美國被捕的事件當作猛料暴出,第一個公佈此訊息的《紐約時報》發行量突破了120萬大關,為近十年以來的最高,而作為此事件的始作俑者fbi則陷入了無休止的麻煩當中。先是違規逮捕,然後是非法居留,都讓fbi局長米勒焦頭爛額,最後當b303工程(隕石)被一個精明的記者發現之後,情況一發而不可收拾,不足一週時間,當日負責吳雲一事的博爾頓就宣佈提前退休,而米勒的位置也岌岌可危。
聖誕節之後的空寂完全讓&ldo;吳雲&rdo;兩個字給填滿了,借著無數的人的關注,大量的商人想起了吳雲,彷彿當年的賓拉登一樣,吳雲成為了廣告市場上的寵兒。所不同的是,當日的拉登除了錄影無法與世人見面,而吳雲不僅可以被採訪,還有可能做廣告。這巨大的商機讓廣告商失去了理智,彷彿嗅到了骨頭的狗一般腆著臉,留著口水向吳雲拋著媚眼,價碼也越加越高,完全沒有理由的互相抬價讓人無法相信,連毫無關聯的百事和耐克都陷入了追逐吳雲的怪圈,在亞克多的建議下,吳雲決定再加上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