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第1/2頁)
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出幕後陰謀集團了。這次被揪出來的是一個已經退休的老官員,這個老官員躲在自己的小鄉村,從來不敢出來,生怕被乾隆發現。可是因為這幾個百姓告狀,乾隆一過濾,查了當地有哪些當官的,有哪些退休在家的,於是老官員被發現了,立刻給抄了家。
抄了這個退休官員的家之後,發現該退休官員寫了一本書,於是乾隆就逐句逐字地看。突然之間發現了一個字,什麼字呢?歷,日曆的歷。乾隆的名字叫弘曆,也就是說這個官員寫這個書的時候觸犯了他這個歷字。
當時乾隆真是雷霆大怒,大罵:要用何等心腸,才能如此狼子野心!
這是乾隆對這個社會的認知,他認為他是這個世界一切事物的所有者,所有人必須以他為中心轉動,如果不圍著他轉,那麼乾隆就會非常痛苦。
這種思維無法區分自己跟這個世界的本原,我們把它稱之為一種原始思維。
知道了乾隆的性格,那麼就知道他為什麼成為明君了。
到這裡,回到最初的問題,康熙是明君,孫子乾隆是明君,為什麼夾在中間的雍正就這麼倒黴,成了夾心層?他既不是明君,其統治也不是盛世,原因在何呢?很簡單,這是他們三個人的不同性格決定的。
先說爺爺康熙,前面已經講過,康熙是活活地冤死了鰲拜,他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是在做壞事,可是他樂此不倦,他知道自己是個壞人。
乾隆他恰恰也是這樣一個人,他知道自己是個壞人,也一直在做壞事。唯獨夾在中間的雍正,他也是個壞人,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個壞人,他把自己做的壞事到處張揚,說你看我好到什麼程度,結果漏底了,讓人發現他不是個好人,這樣他就不是明君了,也沒有盛世了。
康熙和乾隆知道自己在做壞事的同時,還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封禁民間輿論:不許討論,不許說,只許你歌頌。凡是稍有一點對他忌謗的文字,就立即滅門。這樣就導致了資訊傳播的斷絕,導致了真相被顛覆,凡是能說出真相的人都被殺光了,剩下的全是糊塗蟲,這些糊塗蟲是喊著明君、喊著盛世才存活下來的。到今天為止,還是有很多史學家在熱情洋溢地謳歌康熙,謳歌他是如何智謀果敢地剷除鰲拜的,唯獨不提後來給鰲拜平反的事。許多史學家謳歌乾隆,但卻從來不提乾隆這種鮮明的主政風格。
我們回顧這樣一些人,這樣一些時代,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不斷重申人性中的惡,是被一種叫做權力的東西所釋放出來的!
第四章 可憐的皇后們
乾隆嚴格地封殺民間輿論,導致了清史上的又一個謎團‐‐皇后富察氏之死。富察氏跟乾隆之間的夫妻感情還是非常好的,但就在乾隆巡行山東的時候,船行德州,皇后富察氏落水而死。這個案子非常離奇。
離奇在什麼地方?一個皇后連睡覺的時候身邊都立著一排宮女,她怎麼會掉到水裡去,沒人看、沒有管、沒人撈?即使在當時的信史記載中,也對此持有疑問。但是,這一段歷史是乾隆親自監督的,只寫了皇后落水而死。至於皇后為什麼落水而死,沒說。這就導致了歷史研究野史論各種說法的興起。
事實上雖說是野史,但它也是寫入正史的,至少多位史學家都推崇這麼一種觀點。富察氏為什麼自殺呢?起因是富察氏有個弟弟叫傅恆,傅恆的妻子入宮來見乾隆,被乾隆看中了,於是就發生了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而這件事被富察氏給發現了,自己的丈夫跟自己弟弟的媳婦,這個關係太錯亂,所以富察氏就上前勸說,可當時乾隆皇帝正慾火攻心,富察氏過來一勸說,卻被他揪過一頓狠打。於是富察氏悲憤交加,想:我怎麼嫁了這麼一個男人呢?他幹出這種事來,叫我以後怎麼再見我的弟弟?悲憤之下富察氏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