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塤道:&ldo;是吳瑾帶回來的訊息嗎?&rdo;
朱驥點點頭,大致說了事情原委。原來吳瑾早在土木堡之變前便因斷後拒戰失利做了瓦剌軍的俘虜。瓦剌人知道他是蒙古族人,倒也沒有太為難他。
吳瑾親眼見到伯父和父親慘死,痛不欲生,起初也想一死了之,然不幾天即聽說英宗皇帝也做了俘虜,起初全然不能相信,後來得到確切訊息後,又傷心又難過,遂決意先忍辱偷生,設法營救皇帝。但英宗皇帝一直被囚禁在也先弟弟伯顏帖木兒的軍營,他則被押在也先的軍營,雖也曾遠遠見過英宗皇帝被帶到也先大營,但瓦剌軍防範極嚴,始終沒有機會靠近。
吳瑾既是蒙古族人,會說流利的蒙古語,瓦剌軍對他的防範當然要鬆懈得多。他被分配做餵馬之類的雜役,除了不得出營外,倒也能隨意走動。
這一日,吳瑾見到英宗皇帝朱祁鎮被帶進也先的大營,片刻後即奔跑出帳,找了個角落痛哭起來。吳瑾不明所以,忙上前問安撫慰,又告道:&ldo;陛下,目下你身邊無人看管,是逃走的大好良機。陛下設法趕去東邊營門,我去盜兩匹馬,在那裡與陛下會合。&rdo;
看到吳瑾後,朱祁鎮反而不顧皇帝尊嚴,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得更加厲害。
這時候,也先等人跟出帳來。吳瑾才知道明廷在重臣于謙等人主持下,已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為帝,朱祁鎮已被遙尊為太上皇,成了大明朝多餘的人。也難怪他會如此心灰意冷、痛哭流涕了。
吳瑾當時也是驚異得駭住,以為也先會就此殺了不再是奇貨可居的太上皇朱祁鎮。然也先顯然不是有勇無謀之輩,居然帶著朱祁鎮大舉攻明,一路勢如破竹,竟逼至京師北京城下。只是此時吳瑾已被押送回蒙古本部,竟無緣得見著名的北京保衛戰。
瓦剌兵敗北京後,也先在蒙古諸部中的威信大大下降。蒙古可汗脫脫不花亦蠢蠢欲動,意圖奪回實權。也先對此心知肚明,急需一場大功勞來威服眾人。他甚至還主動請教過吳瑾,只不過為吳瑾婉言拒絕。
隔了不久,吳瑾見到曾隨侍英宗皇帝的太監喜寧匆匆走進也先大帳。他早知喜寧投降了瓦剌,懷疑對方有什麼陰謀,便假意為也先愛馬新增馬料,慢慢靠近大帳。忽見瓦剌軍士又引著一人進了大帳,那人雖然頭戴笠帽,遮住了臉龐,卻分明是一身明人的打扮,穿的既是平民衣衫,當然不可能是大明使者。吳瑾遂附到帳布上偷聽,雖然不是特別清晰,倒也聽了個大概‐‐
那明人打扮的人是某位朱公子派來的使者,朱公子正在北京密謀奪取皇位,想請瓦剌出兵配合,如此裡應外合,共奪大明江山。
起初也先對使者不大恭敬,稱朱家是真龍天子,天命所歸。使者這才說明他家主人亦是姓朱,且是太祖皇帝嫡長玄孫,即建文帝朱允炆之孫,遠比明英宗朱祁鎮、明景帝朱祁鈺更有資格繼承皇位。也先不懂明朝歷史。太監喜寧大致講了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子朱標早逝,朱元璋遂按禮法將皇位傳給朱標長子朱允炆,即建文皇帝。但明太祖第四子朱棣窺測皇位,妄稱自己也是馬皇后所生嫡子[1],發動靖難之役,以武力從建文帝手中奪取了皇位。其實朱棣只是庶子,根本沒有繼位資格。而當今大明皇帝朱祁鈺生母更是明宣宗親叔漢王朱高煦的侍妾,出身低賤,太上皇朱祁鎮亦並非太后孫蓴之子,而是地位卑微的宮人所生。當年喜寧親兄長隨內使喜安即因不小心露了口風,而被孫蓴以誹謗罪名處死。
也先聽過喜寧的一番解釋後,才知大明所謂的真命天子也是靠刀槍奪來的,而派來使者的朱公子在中原傳統禮制上遠比朱祁鎮、朱祁鈺更有資格做皇帝,大為高興,當即同意與朱公子結盟。朱公子使者稱已經在朝中籠絡了許多文武大臣作為內應,邊關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