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男子竟是曾多次光顧蔣骨扇鋪,且對蔣蘇臺也有意的鳳陽男子郭信。他低頭沉默了許久,才抬頭道:&ldo;不錯,我不該出於私心考慮,我早該殺了你。&rdo;又覺得百般不解,道:&ldo;我自覺做事周全,不留痕跡,你怎麼會猜到是我?&rdo;
楊塤笑道:&ldo;你做事的確周全,但不可能不留痕跡,世上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我遭人陷害,被指控為殺死蔣鳴軍的兇手,那些證人基本上都是真實可信的,只有京營軍士方大明一人說了假話。也就是說,方大明是案子的關鍵。我猜你之所以沒有殺死方大明滅口,一是我人還沒被處死,殺死證人太過張揚;二是方大明還有用,你正好可以利用他作過偽證這一點來要挾拉攏他入夥。他是神機營軍職,剛剛升職做了小頭目,能成為你日後謀事的良助。&rdo;
郭通道:&ldo;難道是官府捉了方大明,他抵擋不住嚴刑拷問,露了口風?&rdo;
楊塤道:&ldo;不,在方大明被捕前,我便已經猜到是你了。其實關鍵還是方大明。&rdo;
方大明是重要證人,楊塤是唯一疑兇,但楊塤之前並不認識方大明,二人無冤無仇,只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蔣鳴軍。方大明既然在公堂上作偽證,表明蔣鳴軍被殺一案,他多少參與其事。但他為什麼要殺蔣鳴軍呢?就算二人曾有宿怨,蔣鳴軍已然癱瘓,再也不能重返軍營,他又有什麼動手的必要呢?
無利不起早,方大明不會冒著丟掉前程的危險參與其中,除非他能從蔣鳴軍之死中得到好處。可對他有什麼好處呢?他既不可能接管蔣骨扇鋪,又不會娶蔣鳴軍孤妹為妻。如此,便只剩下了一種可能,他是被人收買了。
收買方大明的人,應該就是殺人真兇了。楊塤剛被朱公子綁架拷問,再醒來時,便倒在蔣鳴軍旁邊,成為殺人兇手。陷害他的人,顯然就是朱公子了。
楊塤已然知悉凝命寶一事,殺他滅口顯然是上上之策,朱公子卻偏偏為何放過他,還處心積慮要以蔣鳴軍一案來陷害他呢?最可能的答案是,朱公子一夥一定能從蔣鳴軍之死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但朱公子圖謀如此遠大,又怎麼會將小小的蔣骨扇鋪放在眼中呢?他殺害蔣鳴軍,多半是出於私人恩怨。陷害楊塤,又是為什麼呢?
也就是說,朱公子明明可以分別殺了蔣鳴軍、楊塤,卻非要設下嫁禍之計,除了需要一個替罪羊之外,似乎更多的是有意針對楊塤。他有意要令楊塤身敗名裂,飽受痛苦折磨而死,這便是極深的難解仇怨了。楊塤想破腦袋,也想不出跟什麼人結下了這樣深刻的樑子。
那日他初入錦衣衛詔獄時,獄卒正在熱議太上皇后錢氏原為絕代美人,而今竟為皇帝丈夫哭瞎了一隻眼睛,年紀輕輕,實在可惜。有獄卒道:&ldo;瞎眼還是幸運的了。如果瓦剌殺了太上皇洩憤,錢皇后無子無女,按例要殉葬。&rdo;
獄卒隨口一句話,竟提醒了楊塤。他又想到那曾入宮僅二十天便被迫為明宣宗殉葬的鳳陽才女郭愛來。當日郭信手持詩箋到蔣骨扇鋪請蔣蘇臺題扇,那詩箋用紙,跟那張試蓋了印璽的皺紙,不是一模一樣的嗎?
郭信聽到這裡,大為意外,忙問道:&ldo;楊匠官竟然知道那首詩是郭愛遺詩?&rdo;
楊塤道:&ldo;算是知道吧。我也是在宮中做漆時,聽宮人隨口議論的。&rdo;
郭信問道:&ldo;那麼蘇臺知道嗎?&rdo;
楊塤道:&ldo;當然知道。她還感慨了許久呢。&rdo;
楊塤既從獄卒對話中一念聯想到郭愛,勢必牽扯出郭信,事情便慢慢清晰起來‐‐
郭信不正是那個有殺害蔣鳴軍,又有陷害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