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常德公主:明宣宗朱瞻基第三女,母孫皇后。正統五年(1440年)下嫁薛桓。朱瞻基有二子三女:長子朱祁鎮(明英宗),母孫皇后;次子朱祁鈺(明景帝),母賢妃吳氏;長女順德公主,母胡善祥(宣宗原配皇后);次女永清公主,母胡善祥;三女常德公主。
[2]後來朱元璋當上皇帝,將患難之妻馬氏立為皇后,這便是著名的大腳馬皇后。朱元璋對妻子一直敬重有加,大臣、平民靠馬皇后婉轉進言得保性命者不在少數。她曾勸朱元璋道:&ldo;我常聽說夫妻相保易,君臣相保難。陛下不忘和我貧賤時過的日子,也願不忘和群臣過的艱難日子,有始有終,才是好事呢。&rdo;馬皇后病危時,自知病重不治,怕連累醫生,不肯服藥,還說:&ldo;生死有命,禱祀何益?世有良醫,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藥不效,罪及醫生,轉增妾過。&rdo;馬皇后死後,朱元璋十分悲痛,之後不再立皇后,由此來表達對馬皇后的尊重和懷念。又,浦江(今浙江)有鄭氏,家族和睦,十代同堂,名傳道還,當地人稱為&ldo;義門&rdo;。元朝時,官府賜給鄭家一塊&ldo;天下第一家&rdo;的匾額。朱元璋即位後聽說了此事,頗感興趣,將鄭氏家長鄭謙召到京城相見,問他家中人口共有多少。鄭謙回答說:&ldo;一千有餘。&rdo;朱元璋讚嘆說:&ldo;一千多人同居共食,同心合力,世所罕有,確實是天下第一家啊!&rdo;於是賜給了他豐厚的禮品讓他回去。馬皇后在屏後聽了他們的對話,心有不安,連忙傳話給朱元璋說:&ldo;陛下當初一人舉事,尚得天下;鄭謙家千餘人,倘若舉事,不是太容易了嗎!&rdo;朱元璋聽了不免為之一驚,急命中官再召鄭謙,問他道:&ldo;你治理家族,也有什麼方法可循嗎?&rdo;話到這裡,殺機已現,鄭謙稍有不慎,立即便是滅頂之災。但鄭謙的回答很令人意外:&ldo;沒有其他的訣竅,只是不聽妻子的話罷了。&rdo;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天意。朱元璋聽了才釋然一笑,不再追究,安心地放他回家了。這一次,明太祖雖然沒有完全接受馬皇后的意見,卻又恰恰表現出他對馬皇后的重視。他認為自己之所以成功,離不開妻子的輔佐,既然鄭謙從不聽從妻子的話,便認定他成不了大氣候。
[3]小明王:名韓林兒,元末民變領袖韓山童之子。韓山童祖父為民間白蓮教首領,被謫徙永州。韓山童繼續傳教工作,聲稱天下將大亂,彌勒降生,明王出世,又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原之主,藉以鼓動百姓起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與劉福通等聚眾起事。部眾以頭裹紅巾為標誌,故被稱為&ldo;紅巾軍&rdo;。韓山童被推奉為明王,不久遭捕殺。劉福通等紅巾軍將領迎韓林兒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以亳州為都城。後亳州失守,韓林兒退駐安豐(今安徽壽縣)。當時韓林兒雖有帝名,但實權為劉福通掌握,外出將領大多不受約束,政權建設很差。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安豐受張士誠部將呂珍圍攻,韓林兒被名義上尚屬大宋政權的朱元璋救出,安置在滁州(今安徽滁州),從此受朱元璋挾制。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遣廖永忠接韓林兒至應天(今江蘇南京),途經瓜步(今江蘇六合縣南瓜埠),沉之江中,宋亡。
[4]胡濙精通醫術為歷史真事,曾與戴思恭講《內》《難》諸經,推仲景為醫學正宗。著述有《衛生易簡方》一書。此書為胡濙遊走四方尋找建文帝下落時,廣泛收集各地民間單方驗方編成。書中分為諸風、諸寒、諸暑、諸濕等145類病證,共396方,主張方宜簡易,多數方劑藥僅一、二味,且多為易得之品。本書還附有服藥忌例22條及獸醫單方47首。現存多種明、清刊本。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