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卡滋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喬看著兀自笑得眉飛色舞的富貴哥,嘴角的弧度怎麼也忍不住往上翹,視線悄悄地栓在阿哥身上,一刻也不捨得離開。
隔天,曹富貴就去拜訪了三阿爺家,不過三阿爺如今在公社裡當了副書記,公務繁忙,有時一週才回來一趟,忙得當真是腳跟打後腦勺。
他家老五愛黨也剛成了家,他如今倒是同富貴走得近,嘀嘀咕咕說起縣城的訊息,一臉忿忿又可惜,壓低了聲音說著許多道聽途說的事。
曹富貴應和了幾聲,問起隊裡的情形。
&ldo;……嗤,阿拉里山人家,這種政策麼曉得曉得就行了,讀讀報,會背幾句語錄,糊弄著&l;鬥&r;幾場,大家忙著種自留地、份地還來不及,哪裡有精神搞這些。&rdo;
曹愛黨嘟噥幾聲,很是不屑。
&ldo;多留點糧,有備無患。&rdo;富貴暗自嘆息一聲,提點了一句。
再過一段日子,怕是要割資本主義尾巴,取消農貿集市、自留地什麼的,連雞鴨都要按人頭限制養了。
好在他們黃林村山窩窩裡,也不至於管得太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麼。
過了幾日,升官的三阿爺,如今的公社副書記曹偉巖終於回家了。
曹富貴連忙上門打探政策訊息,果然,三阿爺老奸巨滑,比愛黨那個楞頭青聰明多了,風向稍變就知道怎麼轉向伏身。
聽富貴隱晦提起政策的變化,他抽著煙,眉頭鎖成了深溝。
三阿爺沒有直說,隨口提起了兩件事。
隊裡這兩年豐收豐產,人家省農院的專家專門給幾個村來做指導,拿了幾本農書對著教,一幫種了大半輩子地的泥腿子莊稼漢,楞是有聽沒有懂,書上的道道更加看不明白。
二是託了老曹家姑爺錢恩海在農機廠買了臺碾谷機,沒到一個月就壞了三次,農機廠的技術員都跑得聽到黃林村就怕,哪裡曉得請了個什麼機械學院的教授一看,一眼就看出來,都是我們這幫笨蛋社員沒看說明書,記歪了人家技術員的教程。
&ldo;……你說說,你說說,種個地都要墨水咧!&rdo;他講了半句停了下來,老眼皺攏,覷著富貴哥。
曹富貴微微一笑,顯出了三分諸葛之亮:&ldo;三阿爺,我這一趟大城市裡走了一圈,連京城都去了一遭,當真是沒白走。人家大城市裡政策方面比阿拉強到哪裡去了!&rdo;
他悄悄附耳,對三阿爺講了一通大政方針。
三阿爺聽著富貴的話,老臉上風雲變幻,擰眉深思許久,定定地看著曹富貴,一拍大腿,低喝一聲:&ldo;信你的,幹了!&rdo;
第59章 擴建
林坎大隊要開磚瓦窯了!
前幾年林坎大隊是公社裡有名的貧困大隊,下面的幾個生產隊, 一個比一個窮酸。反倒是近幾年, 老曹家鴻運高照, 又是找到野生栗子林, 又是看天氣預報避颱風, 居然還大著膽子跑省裡,找人家農院的專家要良種, 還真是被他們種出了高產糧。
一樁樁一件件,不但是地裡豐收,隊裡積存增多,年底隊員們的工分也比人家生產隊的值錢多了。
集體有了積存, 在政策的範圍內都各有各的用法。
今年剛提拔成大隊長的石河生,卻提出用部分集體積存來修小學校。林坎小學本來是丘家的祠堂改的,年久失修,本身的結構也不適宜用來當教室和宿舍。石河生就提出, 在原本的祠堂地基上, 向後頭的荒地拓出十來畝,用來新修磚瓦房。
修房子要用磚瓦,這東西不好買,又貴,不如自己燒!反正大隊裡就有一戶姓陳的,原先在窯裡做磚瓦的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