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也是江南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候。料峭的春寒讓我想起了雪萊的《西風歌》--
若使我是片你能吹動的枯葉,
若使我是與你同飛的流雲;
一絲在你的威力下喘息著,分有
你浩然之氣的波浪,只趕不上
你的自由,啊,不可約束的大力!
甚至於若使我還在我的稚年,
能做你在天上漫遊的伴侶,
以為能跑得比你在天上的
遨遊還快;我決不會這樣感到
痛切的需要,向你努力禱告:
吹起我來吧,像一絲浪,一片葉,一朵雲!
我墜在人生的荊棘上,我流著血!
時光的重擔鎖住且壓著一個
太像你的人:難馴,輕捷,而驕傲。
這是翻譯家朱生豪譯的原作的第四節。
這些天,我在讀朱生豪的傳記。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是我喜歡的譯本,它古雅而不失靈動,質樸而不失精美,猶如一塊溫潤的玉石,將中國和西方文化、文學與文字的美融為一體。
而讓我最感動的是朱生豪與宋清如之間&ot;才子佳人、柴米夫妻&ot;的愛情故事。兩人是在杭州錢塘江畔、秦望山頭的之江大學相識的。這裡風濤流泉、綠樹紅樓的景緻我太熟悉了。
很多年後,宋清如回憶初次認識朱生豪的情景時說:&ot;那時,他完全是個孩子。瘦長的個兒,蒼白的臉,和善、天真,自得其樂地,很容易使人感到可親可近。&ot;我初次見到你的樣子,也差不多呢。
兩人從詩友開始,逐漸產生了感情。一九三三年早春,朱生豪邀請宋清如去靈峰探梅。玉泉山後的靈峰,是江南賞梅的勝地,我去過好幾次。假如你春天來杭州,我一定會陪你去的。
按照常人的邏輯,朱生豪畢業在即,應當是向女方傾訴衷腸的時候了。然而,他除了向深愛的女孩介紹梅花之外,依然默默無語。靦腆而內向的他,一直&ot;金口難開&ot;。
這時,就連朱生豪的同寢室好友彭重熙也感到著急了,他代好友寫了一首送給宋清如的《蝶戀花》,其中有&ot;卿是寒中梅,我是梅邊雪&ot;的句子。朱生豪說:&ot;看了這兩句,使我臉紅。&ot;他始終沒有把它送出去。親愛的廷生,我原以為你是世上最靦腆的人,沒想到朱生豪比你還要靦腆呢,剛開始戀愛的時候,他連一封求愛的信件和詩詞也不敢發出去。
而宋清如呢,除了女孩的羞澀之外,還有一層難言的隱痛。
早在六歲的時候,父母就給她訂下了婚約,對方是江陰的望族。宋清如升入高中以後,接受了新時代的新觀念,毅然向母親宣告:&ot;誰訂的婚,誰嫁過去!&ot;母親只得依從了絕決的女兒。
直到大學第二年,對方才正式同意取消婚約,並登報宣告。宋清如終於獲得了自由身。
朱生豪在給宋清如的信中寫道:&ot;以前我最大的野心,便是成為你的好朋友;現在我的野心,便是希望這樣的友誼能繼續到死時。謝謝你給我一個等待。做人最好常在等待中,須是一個遼遠的期望,不給你到達最後的終點。但一天比一天更接近這目標,永遠是渴望。不實現,也不摧毀。每發現新的歡喜,是鼓舞,而不是完全的滿足。頂好是一切希望化為事實,在生命終了的一秒鐘。&ot;這封信,標誌著他們由普通朋友轉變為戀人。朱生豪的似水柔情,全都浸潤在這封看似平淡的信的字裡行間。
他還作了三首《鷓鴣天》的詞送給她。其中,有一首是這樣寫的:
憶昨秦山初見時,十分嬌瘦十分痴。席邊款款吳儂語,筆底纖纖稚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