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堂上的大臣,面對皇帝一個個的安排,皆都沒法出來插話。
有關陳銳和張延齡被調去延綏,對多數大臣來說也沒什麼,延綏的情況再糟糕,陳銳去當總兵官,會比朱輔更糟?
大不了朱輔當完縮頭烏龜,陳銳接著縮,大家比誰能更長時間憋在龜殼裡不出來。
但這會朱鳳正在風口浪尖上,隱約成為大明九邊僅次於王越的名將,還有朱佑樘和張週二人為其背書……居然調回京城閒住了?難道是知道這小子能力不太持久,很快就原形畢露,或者是跟他爹一樣縮了,就提前掉回來免得丟人現眼?
朝議結束。
隨即是內廷會議。
倒是這次朱佑樘沒叫張周來,只讓內閣三人加上兵部尚書馬文升,而所商談的內容,也不過是再斟酌一下陳銳替朱輔這件事是否合適。
謝遷出來評價道:“二人……各有所長吧?”
朱佑樘道:“但他們的短處也更明顯是嗎?”
謝遷拱拱手,沒接茬。
陛下非要這麼說,那你還來問我們作何?我們沒在朝堂上直接駁斥這件事,就算客氣的。
“那若是不以平江伯去,何人前去更合適?幾位卿家為何不做舉薦?”
朱佑樘先前不開明,現在卻好像個開明的君王一樣,跟幾人內廷商討起來。
劉健看了看旁邊的李東陽,意思是你來說。
李東陽道:“陛下,目前偏關的局勢已安穩,若是以安邊侯前去鎮守,將威寧侯調去三邊的話,那宣大到三邊一線可保無虞。”
“哦,朱鳳,他行嗎?”
朱佑樘面帶謹慎之色問道。
以前但凡提到朱鳳的時候,朝中大臣意見老大了,覺得這小子只是個花瓶,再加上朱鳳是個新兵蛋子,都覺得他肯定會給大明丟臉。
但隨著朱鳳在偏關和遼東兩戰表現不俗,甚至在遼東時更是身先士卒親自點炮、帶兵追擊,再加上連任良等地頭蛇都不得不巴結這位“少年名將”,現在連朝中大臣都要對朱鳳刮目相看了。
可在皇帝眼裡……
當初朕看好他的時候你們不看好,現在伱們看好他的時候,朕覺得他還只是個花瓶啊!
讓他守一座連城牆都沒修好的偏頭關?你們確定不是在坑他?
劉健道:“或可一用。”
“算了吧。”朱佑樘直接否定了這個提議,“先前朝上朕也說了,安邊侯回京後會有敘用,如果大明的邊鎮總指望年輕人的話,如何能深諳大明官場論資排輩之道呢?”
“陛下?”
謝遷出來質疑了一句。
陛下您這話,怎麼聽起來是在諷刺我們?
我們論資排輩怎麼了?這是自古以來前人總結的經驗,士大夫就這調性,有本事別用我們。
馬文升相對耿直一些,問道:“那不知將安邊侯調回京師之後,作何之用?京營?還是調往地方?”
一句“另有任用”,不能令在場幾位大佬釋疑,以他們較真的心思,自然想知道皇帝想把這個風頭正勁的小子用在什麼地方。
“京營不適合他,南京等處,也不適合。他現在只是得到了磨練,但其實在用兵方面更多是靠他人的指點,既如此,也讓他回來多跟人學學,朕先前曾與人商談過,有必要在京師左近成立一個培養軍將的學堂。朕打算讓翰林侍講張周負責此事。”
“陛下!”
這次四名大臣近乎是同時出聲,大概都是要反對的。
什麼事都有張周?
培養軍將?還要張周來給他們授課?
問題是,大明已有都督府作為專門的軍事機構,這個所謂的軍事學堂又該是什麼名義?